色衰爱弛


   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è shuāi ài chí
成语注音 ㄙㄜˋ ㄕㄨㄞ ㄞˋ ㄔˊ
成语简拼 ssac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色衰愛弛
成语英文 lose beauty as well as affection(one's love of the woman disappears after she has passed her prim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八回:“起初统以美色得幸,渐渐的色衰爱弛,废置冷宫。”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难》:“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


成语典故

借指女子因姿色衰减而不受宠爱。《东周列国志》第九九回: “不然,他日一旦色衰爱弛,悔无及矣。” ●《韩非子·说难》: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 ‘孝哉! 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啗君。君曰: ‘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 及弥子瑕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 ‘是故尝矫驾吾车,又尝啗我以余桃。’ 故弥子瑕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刖(yue): 古代一种砍去脚的酷刑。矫(jiao): 假托君命。春秋时,卫灵公宠臣弥子瑕,曾私驾君车探母,又曾将吃剩的甜桃献于灵公。灵公未予治罪,反加称赏。后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再受宠于灵公,又因此两事而获罪。 并列 色,姿色。衰、弛,衰退。女人因姿色衰退而失去爱宠。语出《韩非子·说难》:“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东周列国志》99回:“不然,他日一旦~,悔无及矣。”△贬义。用于女性因年纪增大而失宠。?白头偕老 举案齐眉。 也作“色衰爱寝”、“爱弛色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种类:各~用品。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妇女美貌:姿~。~艺。 情欲:~情。好(hào)~。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微。~弱。~老。盛(shèng )~。兴(xīng )~。

等次,等级,等差:等~(等次)。 同“缞”。

放松,松懈,解除:松~。废~。~惰(懈怠)。~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延缓:~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色』

《廣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𠀤音嗇。 《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 《禮·玉藻》色容莊。 《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 《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 《註》以形貌求之也。  又采色。 《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 《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又色慾。 《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 《傳》色,女色。 《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又物景亦曰色。 《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 《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 《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又《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 《註》驚貌。  又《詩·魯頌》載色載笑。 《傳》色,溫潤也。  又《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 《註》色,作色也。  又祕色。 《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又《博雅》色,縫也。

『衰』

《唐韻》所危切《集韻》雙隹切,𠀤音䙑。小也,減也,殺也。 《類篇》浸微也。 《韻會》弱也,耗也。  又《集韻》初危切,音夂。 《玉篇》等衰也。 《齊語》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  又《集韻》倉回切,音崔。 《類篇》同縗,喪服也。 《禮·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  又邑名。 《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 《註》三者皆晉邑。  又《集韻》蓑本字。 《說文》艸雨衣。秦謂之萆。 《詩·小雅》何衰何笠。 《石經》作蓑。  又《韻補》所類切,音帨。 《東方朔·七諫》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疲牛而驂驥。年滔滔而日遠兮,壽冉冉而愈衰。 《說文》作𠆂。 《類篇》作𠌺。

『弛』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𠀤音豕。 《說文》弓解也。 《禮·曲禮》弛弓尚角。 《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弛弓。  又放也。 《爾雅·釋詁註》弛,放也。 《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 《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 《註》跅者,跅落無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  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 《註》弛,放也。  又《爾雅·釋詁》易也。 《註》相延易。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 《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 《註》息繇役也。  又《廣韻》釋也。 《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弛縣。 《註》弛,釋下之。  又《廣韻》去離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又壞也。 《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 《註》河道皆弛壞。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改易也。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又通作施。 《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 《註》弛,讀爲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