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并蒂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róng bìng dì
成语注音 ㄈㄨˊ ㄖㄨㄥˊ ㄅ一ㄥˋ ㄉ一ˋ
成语简拼 frb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芙蓉並蔕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他们如芙蓉并蒂,相亲相爱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成语典故

见“并蒂芙蓉”。唐·皇甫松《竹枝词》:“~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蓉〕a.落叶灌木,花有红、黄、白各色,别于荷花,亦称“木芙蓉”;b.荷花的别称。 〔~蕖〕荷花的别称。 〔~蓉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简称“蓉城”或“蓉”。

用某些植物的果肉或种子制成的粉状物:椰~。豆~。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城。

合在一起:~拢。合~。兼~。 一齐,平排着:~驾齐驱。~重(zhòng )。~行(xíng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不容易。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花~。瓜~。~芥。根深~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芙』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𠀤音鳧。 《說文》芙蓉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詳蓉、蕖字註。

『蓉』

《唐韻》《集韻》𠀤餘封切,音容。 《說文》芙蓉也。 《屈原·離騷》集芙蓉以爲裳。 《註》芙蓉,蓮華也。  又《韻會》木芙蓉,一名拒霜花,一名木蓮。  又《韻補》于方切,音王。 《徐幹·七喩》懸明珠于長韜,燭宵夜而爲陽。元鬢擬于元霧,豔色過乎芙蓉。

『蒂』

同蔕。 《班固·答賔戲》上無所蒂,下無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