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晋 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晋.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芝与蕙俱是香草,为同类植物。芝草被焚,蕙草怜而伤叹,后因以比喻物伤其类。 北周.庾信《思旧铭序》:“瓶罄罍耻,芝焚蕙叹。”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请丞相自思之。” 并列 芝草被焚,蕙草为之哀叹。比喻为同类人遭遇不幸而感伤叹息。北周·庾信《思旧铭序》:“瓶罄罍耻,~。”△贬义。多用于比喻贤德者对同类人的命运的关切。→物伤其类
〔灵~〕见“灵”。 〔~兰〕“芝”和“兰”,古书上指两种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如“~~之室”、“~~玉树”。
烧:~烧。~毁。~化。~香。~书坑儒。~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
〔~草〕即“佩兰”。 〔~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供观赏。 〔~心〕喻女子内心纯美。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吟咏:咏~。一唱三~。
《唐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之。 《說文》神草也。 《本草》有靑赤黃白黑紫六色。 《註》芝爲瑞草,服之神仙。 《王充·論衡》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 《瑞應圖》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 《白虎通》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 又《禮·內則》芝栭蔆椇。 又《揚雄·甘泉賦》于是乗輿,乃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 《註》華芝,華蓋也。 《六書略》隷作㞢,象芝出地。
『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分切,音汾。 《玉篇》燒也。 《集韻》火灼物也。 《書·胤征》玉石俱焚。 《易·離卦》焚如。 《春秋·桓七年》焚咸丘。 《註》焚,火田也。 《禮·月令》仲春毋焚山林。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 《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 《註》杜預曰:焚,斃也。服虔曰:焚,讀曰僨僵也。 《集韻》本亦作僨。 又叶汾沿切。 《郭璞·炎山贊》木含陽精,氣結則焚,理其微乎,其妙在傳。 又叶符筠切。 《曹植文》季嗣不維,網漏于秦,崩樂滅學,儒坑禮焚。 《說文》本作燓。 《集韻》或作炃燌。
『蕙』《唐韻》《正韻》𠀤胡桂切,音惠。 《玉篇》香草,生下濕地。 《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榦數花而香不足者蕙。 《南方草木狀》蕙一名薰草。 《屈原·離騷》予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又《韻會》通惠。 《揚雄·甘泉賦》發蘭惠與穹藭。
『叹』《龍龕》音以。 又《川韻》作又字。 《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𠀤音炭。 《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𠀤音灘。義同。 《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又《大雅》而無永嘆。 《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又叶他絹切,音𤩴。 《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又叶他涓切,音天。 《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