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清 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参见[花朝月夕]。明.袁宏道《兰亭记》:“故或登高临水,悲陵谷之不长;花晨月夕,嗟露电之易逝。” 见“花朝月夕”。《歧路灯》1回:“~,或作诗,或清谈,或小饮。”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 模糊不清:头昏眼~。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 喻女子:姊妹~。 用掉:~钱。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 犒赏的钱或物:~红。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 姓。
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早~。凌~。~光。~曦(晨光)。~风。~雾。~炊。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日落的时候:~阳。~照。朝(zhāo ㄓㄠ)~相处(chǔ ㄔㄨˇ)。 泛指晚上:前~。除~。一~谈。
《唐韻》《集韻》《正韻》𠀤呼瓜切,音譁。 《正字通》草木之葩也。 《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 《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 《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 《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𠂹,鄭氏曰:𠂹,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 《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𠀤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晨』《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𠀤音辰。 《說文》曟,或省作晨。房星爲民田時者。 《周語》農祥晨正。 《註》晨正謂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又《廣韻》食鄰切《集韻》乗人切,𠀤音神。 《說文》作䢅,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 《九經字樣》䢅,隷省作晨。 《爾雅·釋詁》晨,早也。 《釋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復伸見也。 《玉篇》明也。 《周禮·秋官·司寤氏》禦晨行者。 又《集韻》慈鄰切,音秦。關中語也。 又《集韻》鷐通作晨。 《爾雅·釋鳥》晨風,鸇。 《註》鷂屬。 《詩·秦風》鴥彼晨風。 又《韻補》叶時連切。 《陸機·挽歌》側聽隂溝涌,臥觀天井懸。廣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
『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祥易切,音席。晨之對,暮也。 《尚書·大傳》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謂臘爲歲夕,晦爲月夕,日入爲日夕也。 《詩·小雅》以永今夕。 又朝見曰朝,夕見曰夕。 《晉語》平公射鷃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將殺之,叔向聞之夕。 《註》夕見于朝以諫也。 又七夕。 《齊諧記》桂陽武丁有仙道,謂弟曰:七月七夕,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 《荆楚歲時記》七夕,婦女結綵樓,𨻰瓜果庭中,穿七孔針以乞巧。柳宗元有乞巧文。 又官名。夕郞,漢制,給事黃門之職。 又地名。 《左傳·莊十九年》楚子卒,鬻拳葬諸夕室。 又山名。 《山海經》渾夕之山。 又曹夕之山。 又姓。望出巴郡。見《統譜》。 又斜也。 《呂覽》正坐于夕室,謂室斜而正其坐也。 又與昔通。 《莊子·天運篇》通昔不寐。 又叶在爵切,音皭。猶宿也。 《詩·齊風》齊子發夕。 《陸德明疏》發朝也。叶上鞹薄。 《說文》从月半見。 《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則暮見西方,故半月爲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