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大(现多用“宏”):~愿。~图。~业。~谋。恢~(a.宽阔、广大,如“气度~~”;b.发扬,如“~~士气”。亦作“恢宏”)。 扩充,光大:~扬。 姓。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 习俗,风气:有伤风~。 特指“化学”:~工。~纤。~肥。
同“花”。
青绿色的玉石:~玉。 青绿色:~绿。金~辉煌。~空。
《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肱切,或平聲。 《說文》弓聲也。 又《爾雅·釋詁》大也。 《疏》弘者,含容之大也。 《易·坤彖》含弘光大。 又《正韻》大之也。 《論語》人能弘道。 又叶胡公切,音洪。 《陸機·贈弟雲詩》懷襲瑰瑋,璠植淸風。非德莫動,非道莫弘。 又叶胡光切,音皇。 《陸雲·陸常侍誄》於穆皇源,時惟誕弘。權輿有嬀,爰帝曁王。
『化』《唐韻》《正韻》呼霸切《集韻》《韻會》火跨切,𠀤花去聲。 《說文》化,敎行也。 《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 《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 又以德化民曰化。 《禮·樂記》化民成俗。 又《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 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 《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 又貨賄貿易曰化。 《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革物曰化。 《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 《註》能生非類曰化。 《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䑕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又《正韻》告誥諭使人回心曰化。 《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又《公羊傳·桓六年》化我也。 《註》行過無禮謂之化,齊人語也。 《疏》哀六年傳云:𨻰乞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願諸大夫之化我也。亦是行過無禮之事。 又州名。 《韻會》漢屬合浦郡,宋攺化州。 又《正韻》呼瓜切,音花。 《後漢·馮衍傳》與時變化。 《章懷太子註》音花。 又《韻補》叶胡隈切,音回。 《三略》變動無常,因敵變化。不爲事先,動而輒隨。 《𨻰琳·大荒賦》越洪寧之蕩蕩兮,追𤣥漠之造化。跨三五其無偶兮,邈卓立而獨奇。 又叶呼戈切,音訶。 《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旣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又叶許旣切,希去聲。 《後漢·傅幹皇后箴》在昔明后,日新其化。匪惟訓外,亦訓于內。 又叶呼臥切,呼去聲。 《白虎通》火之爲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 《釋名》火,化也,消化物也。 《漢書·敘傳》偪上幷下,荒殖其貨。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又《總要》化音吪,差錯也,謬言也。从人匕會意。小篆與匕混,故加言作訛。 《史記·天官書》其人逢俉化言。
『碧』《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𠀤音筆。 《說文》石之靑美者。 《山海經》高山多靑碧。 《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 《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 《註》崐崘山有碧樹。 《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 《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又《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又《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又《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又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