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见血


   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比喻十分贪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āng yíng jiàn xuě
成语注音 ㄘㄤ 一ㄥˊ ㄐ一ㄢˋ ㄒㄩㄝˇ
成语简拼 cyjx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蒼蠅見血
成语英文 a fly spotting blood--extremely greedy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比喻十分贪婪。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张恨水《夜深沉》第33回:“你瞧这缺德鬼,苍蝇见血一样,一天也不能放过我。”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成语典故

苍蝇见血就拼命吮吸。比喻极其贪婪或表现得迫不及待。《醒世恒言》卷二○:“自古道:‘公人见钱,犹如苍蝇见血。’”《喻世明言》卷二三:“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饿虎逢羊,苍蝇见血。” 主谓 苍蝇一看见血就拼命吮吸。比喻极端贪婪。《醒世恒言》卷20:“自古道:‘公人见钱,犹如~。’”△贬义。多用于描写小人的品性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青色(包括蓝和绿):~翠。~松。~天。~穹(苍天)。~龙。 灰白色:~白。~~(➊灰白;➋苍茫)。~老。~劲(苍老挺拔,多指树木形态或书画笔力)。 姓。

〔苍~〕昆虫,种类很多,通常指家蝇,产卵在肮脏腐臭的东西上,幼虫称“蛆”。成虫能传染霍乱、伤寒等疾病。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血』

《唐韻》《集韻》《韻會》𠀤呼決切,音泬。 《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 《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 《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 《易·說卦傳》坎爲血卦。 《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 《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又《大戴禮》血者猶血。 《註》血,憂色也。  又《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 《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  又《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  又《韻補》胡桂切,叶音惠。 《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又《毛詩古音攷》音綌,鼠思泣血,無言不疾。 《宋玉·高唐賦》弭節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