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薙禽狝


   薙:除草;狝:杀戮。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无所顾惜。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ǎo tì qín xiǎn
成语注音 ㄘㄠˇ ㄊ一ˋ ㄑ一ㄣˊ ㄒ一ㄢˇ
成语简拼 ctqx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艸薙禽狝
成语英文 weeding out weeds and killing the birds without mercy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薙:除草;狝:杀戮。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无所顾惜。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岂可不察臧否,不择是非,欲草薙而禽狝之,能无乱乎?(《资治通鉴 唐纪昭宗天复三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成语典故

薙:割除芟夷。狝:杀。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那样,毫不顾惜。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明史.韩观等传赞》:“草薙禽狝,滥杀邀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胡蓝之狱》:“至胡党之狱则在二十三年,距惟庸死时已十余年,岂有逆首已死,同谋之人至十余年始败露者?此不过借惟庸为题,使狱词牵连诸人,为草薙禽狝之计耳。” 并列 薙,割除芟夷;狝,杀。如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似的予以歼灭。语本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梁启超《论私德· 私德堕落之原因》:“当内乱时……~之既久,司空见惯,而曾不足以动其心也。”△用于平定祸乱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同“剃”。 除草。

鸟、兽的总称:五~戏。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古通“擒”:“不~二毛。” 姓。

古代指秋天打猎。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草』

《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𠀤音懆。 《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 《書·禹貢》厥草惟繇。 《詩·小雅》在彼豐草。 《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註》草艾,謂艾取草也。 《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 《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 《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𥳑其禮也。 《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 《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 《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 《註》謂爲文之草藳。 《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後漢·𨻰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 《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薙』

《唐韻》《韻會》《正韻》𠀤他計切,音替。 《說文》除草也。 《禮·月令》季夏燒薙行水。 《註》薙謂迫也,芟草也。 《周禮·秋官·薙氏鄭註》薙讀如鬀。小兒頭之鬀,書或作夷。此皆翦草也,字从類耳。  又《集韻》序姊切,音兕。大計切,音弟。義𠀤同。  又直几切,音雉。 《本草》辛薙,辛夷別名。

『禽』

《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𠀤音琴。 《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 《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 《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  又戰勝執獲曰禽。 《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  又姓。 《左傳》魯大夫禽鄭。 《高士傳》禽慶。  又叶渠容切,音窮。 《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  又《字彙補》龍支切,音離。 《魏志·和洽傳》諡𥳑侯子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