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枯隆杀


   犹言荣辱盛衰。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彼 接舆 髠首, 桑扈 羸行,倐来忽逝,岂屑屑于菀枯隆杀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ù kū lóng shā
成语简拼 ykls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荣辱盛衰。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彼 接舆 髠首, 桑扈 羸行,倐来忽逝,岂屑屑于菀枯隆杀哉!”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紫~〕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米余,叶有锯齿。根和根茎可入药。 草木茂盛的样子。

古同“蕴”,郁结,积滞。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盛大,厚,程度深:~冬。~重(zhòng )。 兴(xīng )盛:兴~。~盛(shèng )。 高,高起:~起。~穹。~准(高鼻梁)。 尊崇:~师。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菀』

《唐韻》於阮切,音婉。 《說文》茈菀,出漢中房陵。 《本草》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許愼作茈菀。  又《博雅》女腸,女菀也。  又茂盛貌。 《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箋》菀然茂特之苗。 《又》有菀者柳。 《傳》菀,茂木也。  又《前漢·百官表》邊郡六牧師菀令。  又《水經注》菀川,水出勇士縣之子城。  又通苑。詳苑字註。  又《廣韻》紆勿切,音鬱。義同。  又《集韻》與蘊同。

『枯』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𠀤音刳。 《說文》槀木也。 《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 《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 《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隆』

《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𠀤音癃。 《說文》豐大也。  又《玉篇》中央高也。 《爾雅·釋山》宛中隆。 《疏》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  又《戰國策》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  又與窿通。 《正韻》穹窿,天勢。本作隆。 《司馬相如·上林賦》穹隆雲橈。  又《玉篇》盛也。 《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 《史記·封禪書》文王攺制,爰周郅隆。 《前漢·武帝紀》迫隆冬至。 《註》隆冬,猶言盛冬也。  又《禮·祭義》頒禽隆諸長者。 《註》隆,猶多也。  又《荀子·致士篇》君者,國之隆也。 《註》隆,猶尊也。 《史記·平準書》方隆貴用事。  又《前漢·王莽傳》臣莽夙夜隆就孺子。 《註》隆,長也。言成就之,使其長大也。  又厚也。 《後漢·皇后傳》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  又《前漢·五行志》沛城鐵官鑄鐵,鐵不下,隆隆如雷聲。  又地名。 《史記·晉世家》齊伐魯,取隆。 《註》隆,卽龍也。魯地有隆山。  又州名。後周陵州,宋升隆州。  又豐隆,雷師。 《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正韻》靊霳,本作豐隆。  又與南通。 《淮南子·俶眞訓》終南作終隆。  又叶盧王切,音郞。 《道藏歌》但聞仙道貴,不聞鬼道隆。謠歌參天氣,賈生元正章。  又叶閭承切,音棱。 《陸雲·贈孫世顯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隆。雲根可棲,樂此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