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夫妻关系破裂,难以挽回。
比喻夫妻关系破裂,难以挽回。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
掉下来,往下降:降~。~下。零~(a.叶子脱落,如“草木~~”;b.衰败,如“一片~~景象”;c.稀疏,如“枪声~~”)。脱~。~叶。~泪。~潮。~英。~日。~体。~座。陨~。~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雁沉鱼。叶~归根。 衰败:没(mò)~。破~。衰~。沦~。流~。~泊(a.潦倒失意;b.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 遗留在后面:~后。~伍。~选。 停留,留下:~户。~荒。~笔。~款。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村~。部~。院~。 归属,得到某种结果:~得。~空。 陷入不利境地:~网。~难(nàn)。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现泛指建筑物完工:~成。 稀少:疏~。稀稀~~。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俗称“檐滴水”):“矗不知其几千万~。” 死亡:殂~。 〔~~〕a.豁达,大方,如“~~大方”;b.孤独,不苟合,如“~~寡合。” 篱笆:“凿井浚渠,缚~锄园。”
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 模糊不清:头昏眼~。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 喻女子:姊妹~。 用掉:~钱。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 犒赏的钱或物:~红。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 姓。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去,到:~街。 向前进:冲~去。 增加:~水。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涂:~药。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拧紧发条:~弦。 登载,记:~账。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干(gàn )。竹~。节外生~。~柯。~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量词,指杆形的:一~铅笔。 古同“支”,支持,分支。
古同“歧”,岔。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 《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 又《爾雅·釋詁》落,始也。 又《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 《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 又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 《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 又《博雅》居也。 《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 又《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 又蕃籬曰虎落。 《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 《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 又廢也。 《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 又落落,不相入貌。 《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 又牢落。 《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又陸落。 《論衡》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則詆訾儒生,以爲淺短,稱譽文吏,謂之深長。 又拓落。 《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 又《韻會》錯落,閒厠貌。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軍西爲壘,旁有一大星爲北落。 又山名。 《水經注》伊水東北過郭落山。 又草名。 《本草》土落,生嶺南山谷。 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 又木名。 《爾雅·釋木》檴,落。 《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韌,繞物不解。 又姓。 《通志·氏族略》漢有落下閎。 又與絡通。 《莊子·秋水篇》落馬首,穿牛鼻。 《前漢·李廣傳》上召禹刺虎,禹從落中斫絕纍,上壯之。 《師古註》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 又《唐韻古音》讀路。 《晉庾闡·弔賈誼文》張高弦悲聲激柱落。叶下濩韻。
『花』《唐韻》《集韻》《正韻》𠀤呼瓜切,音譁。 《正字通》草木之葩也。 《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 《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 《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 《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𠂹,鄭氏曰:𠂹,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 《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𠀤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 《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 《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又上日。 《書·舜典》正月上日。 《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又上官,複姓。 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𡘋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 《易·需卦》雲上于天。 《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又進也。 《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又與尙通。 《詩·魏風》上愼旃哉。 《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 《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又叶時刃切,音愼。 《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又叶矢忍切,音審。 《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 《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枝』《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支。 《說文》木別生條也。 《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 《廣韻》枝柯也。 《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又散也。 《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 又與支通。 《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又支持也。 《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 《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又干支亦作幹枝。 《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又手節曰枝。 《孟子》爲長者折枝。 《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又《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又枝江,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又姓。 《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又《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 《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字林》橫首枝也。 又《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又與校通。 《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 《註》校,几足,古文爲枝。 與𣏽異。𣏽卽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