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ě jù lǚ shuāng
成语注音 ㄍㄜˇ ㄐㄨˋ ㄌㄩˇ ㄕㄨㄤ
成语简拼 gjl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葛屨履霜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成语示例


你不会学那葛屦履霜般吝啬吧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 魏风 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 卷二 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成语典故

喻过分的节俭。《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葛屦( ㄐㄩˋ jù 据):葛的纤维制的鞋,价贱,本夏天穿用,今用以履霜,所以为喻。 连动 穿夏季的单鞋去踩冬天的寒霜。比喻过于节俭。或比喻十分吝啬。语本《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例]解放前,华罗庚先生任西南联大教授的时候,仍然~,过着寒酸的日子。△多用于描写生活过于节俭、寒酸。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布。~巾(葛布做的头巾,古人不分贵贱常服)。~履。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用丝做经,棉线或麻线等做纬。

姓。

鞋:西装革~。削足适~。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 步伐:步~维艰。 执行,实行:~行。~约。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指领土:“赐我先君~”。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形容白色:~鬓。~刃。~锋。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葛』

《唐韻》《集韻》《正韻》𠀤居曷切,音割。 《玉篇》蔓草也。 《易·困卦》困于葛藟。 《註》引蔓纏繞之草。 《埤雅》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屬之綿遠者取譬瓜葛。 《蔡邕·獨斷》凡與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會尚書官屬陛西除下。  又《說文》絺綌,草也。 《詩·周南》葛之覃兮。 《傳》葛所以爲絺綌。 《周禮·地官·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雜遝膠葛以方馳。 《註》膠葛,驅馳也。  又國名。 《書·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 《春秋·桓十四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又水名。 《水經注》沭水又南與葛陂相會。  又山名。 《越絕書》有葛山。 《山海經》葛山之首無草木。  又姓。 《通志·氏族略》葛氏有三,嬴氏之後,以國爲氏。  又諸葛,有熊氏之後爲詹葛氏,齊人語訛,以詹葛爲諸葛。  又《毛詩古音攷》音結。 《詩·邶風》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馬融·圍棋賦》乍緩乍急兮上且未別,黑白紛亂兮於約如葛。  又《唐韻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蓋。◎按古本葛與蓋通。

『履』

《廣韻》力几切《集韻》《韻會》兩几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里。 《說文》足所依也。本作𡳐,今作履。 《爾雅·釋言》履,禮也。 《註》禮可以履行也。 《釋名》履,飾足以爲禮也。 《字書》草曰屝,麻曰屨,皮曰履,黃帝臣於則造。  又踐也。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齊風》履我卽兮。 《註》躡我之跡,而相就也。  又《左傳·僖四年》賜我先君履。 《註》謂所踐履之界也。  又以履加足亦曰履。 《史記·留侯世家》良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又祿也。 《詩·周南》福履綏之。 《註》履,祿。綏,安也。  又姓,見《姓苑》。

『霜』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𠀤音驦。 《玉篇》露凝也。 《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 《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 《西域記》屈霜國。  又姓。見《姓苑》。  又《正字通》歷年曰霜。 《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又《集韻》《類篇》𠀤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 《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