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生麻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人生活在好人中,也能成为好人。比喻良好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 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汉武帝第五个儿子刘胥,被封为广陵王。他年轻时力大无比,能把沉重的铜鼎扛起来,甚至可以徒手与棕熊和野猪搏斗。但他生性粗鲁,只爱吃喝玩乐,不会约束自已,所以并不讨武帝的喜欢。 公元前87年,武帝去世,传位给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史称汉昭帝,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辅政。刘胥虽然没有什么才学,但野心倒不小,见昭帝年少无子,就希望他早日死去,好轮到他当皇帝。 为了实现自己的美梦,刘胥请来一个女巫,叫她诅咒昭帝早死。那女巫装神弄鬼,说是武帝的阴魂附到了她的身土,传话要让广陵王做皇帝。刘胥听了很满意,赏赐给她许多钱财,又叮嘱她继续祝祷。 巧的是昭帝寿命不长,只活了二十一岁就死了,刘胥以为是女巫的诅咒起了作用,高兴地等待着由他继位。不料霍光等大臣商议下来,决定迎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胥非常恼怒,又命女巫诅咒刘贺早死。 其实不用女巫诅咒,刘贺也很快被废。原来他一听说朝中大臣要迎他为帝,就滥用权力,强抢民女,并不顾还在国丧期间,不守礼制,整天玩乐。于是霍光采取果断措施,将他驱逐出宫。这样,他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去。 刘胥以为,这回总可以轮到他当皇帝了。不料,霍光等又另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史称汉宣帝。于是,刘胥一方面命女巫诅咒宣帝死,一方面与楚王刘延寿暗中勾结,阴谋以武力夺取皇位。后来事败,宣帝考虑到刘胥是骨肉至亲,免去他的罪;刘延寿得知要被处死,畏罪自杀。 不久,刘胥的儿子刘宝犯了杀人罪,被剥夺爵位,回到刘胥处。他不思悔改,又在广陵干出许多伤风败俗的事,以致被处死刑。刘胥因纵容劣子,也被剥夺封地。 刘胥接连遭到打击,更加恼怒,又一次让女巫诅咒皇帝。这件事后来终于败露,朝廷决定查究。刘胥惊恐万状,将女巫及知情宫女二十余人全部毒死。 刘胥杀人灭口的消息传开后,朝廷公卿大臣都要求皇帝诛杀刘胥,宣帝特地派大臣去审理这个案子。刘胥无法抵赖,被迫说道:“事实是有的,但时间久了,请容我回府仔细回忆,再一一交代。” 刘胥自知罪行严重,难逃制裁,所以回到王府后,索性摆开宴席,将儿子叫来,并命宠姬来献歌舞陪饮。直闹到黎明,与大儿子诀别后,上吊自杀。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门。~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户瓮牗。~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散乱:~乱。~松。~头垢面。 茂盛,旺盛:~勃。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凤尾竹。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 造出:~产。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 不熟练的:~手。 未经炼制的。~铁。 硬:态度~硬。~吞活剥。 甚,深:~怕。~疼。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 词尾:好~休养。 姓。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 指“芝麻”:~酱。~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 喻纷乱:~乱。~沸。 姓。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特指“中国”:~式。~文。 适于,合于:~看。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受到,遭受:~毒。~计。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𠀤音髼。 《詩·召南》彼茁者蓬。 《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 又《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註》亂也。 又《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傳》盛貌。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 又州名。 《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 又姓。 《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 又《韻補》叶皮江切,音龎。 《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 又《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草水盛貌。 《集韻》籀文作𦮔。
『生』《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𠀤音甥。 《說文》進也。 《玉篇》起也。 《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 《註》生,起也。 又《玉篇》產也。 《博雅》人十月而生。 《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又出也。 《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 《註》生,猶動出也。 又養也。 《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 《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 《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 又《韻會》死之對也。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 《前漢·文帝紀》世咸嘉生而惡死。 又造也。 《公羊傳·桓八年》遂者何,生事也。 《註》生,猶造也。專事之詞。 又性也。 《書·君𨻰》惟民生厚,因物有遷。 《傳》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見所習之物,有遷變之道。 又《左傳·僖二十七年》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 《疏》懷生者,謂有懷 之心。 又《詩·衞風》旣生旣育,比予于毒。 《箋》生,謂財業也。 《前漢·高帝紀》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 《註》相猶擇也,生謂無瑕蠹也。摶謂圜也。 又不熟也。 《史記·項羽紀》與一生彘肩。 又語辭。 《李白·戲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 《歐陽修詩》問向靑州作麼生。 又平生,疇昔也。 《阮藉詩》平生少年時,趙李相經過。 《杜甫詩》平生爲幽興,未惜馬蹄遙。 又《正字通》凡事所從來曰生。宋高宗朝,孫楙入覲,嘗論公生明。上問何以生公。曰:廉生公。問何以生廉。曰:儉生廉。上稱善。 又所生,祖父也。 《詩·小雅》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 《疏》當早起夜臥,行之無辱汝所生之父祖也。 又友生,朋友也。 《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又先生,師之稱。諸生,弟子之稱。 《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 《史記·酈生傳》高祖謂酈食其,以萬戸封生。 《註》師古曰:生猶言先生。文穎曰:諸生也。 又先生,父兄也。 《論語》有酒食,先生饌。 又《儀禮·士冠禮》遂以摯見於鄕大夫鄕先生。 《註》鄕先生,鄕中老人爲卿大夫致仕者。 《史記·五帝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詩·商頌》以保我後生。 《朱註》我後生,謂後嗣子孫也。 又門生。 《裴皡詩》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又蒼生,民也。 《晉書·謝安傳》安石不出,其如蒼生何。 《張協雜詩》冲氣扇九垠,蒼生衍四垂。 又《前漢·郊祀志》故神降之嘉生。 《註》師古曰:嘉生謂衆瑞。 又《楚語》滯則不震,生乃不殖。 《註》生,人物也。 又水名。 《山海經》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生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註》卽奢延水也。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 又姓。 《正字通》漢生臨,明生甫申。 又微生,浩生,俱複姓。 又與牲同。 《前漢·昭帝紀》令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 《註》獲生口也。 又與狌同。 《汲冢周書》郭都生生。 又《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韻會》所慶切,𠀤音貹。產也。 《字彙》俗謂雞生卵。 又《集韻》《韻會》𠀤所景切,音眚。育也。 《論語註》四乳生八子。 《陸德明·音義》生,所幸反。 又如字。 又《正韻》息正切,音性。 《周禮·地官·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土之物生。 《註》杜子春讀爲性。 又《韻補》叶師莊切,音商。 《傅毅·舞賦》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 又叶桑經切,音星。 《詩·小雅》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叶寧平。 《東方朔·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又叶尸連切,音羶。 《黃庭經》內養三神可長生,魂欲上天魄入淵,還魂反魄道自然。
『麻』《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𠀤音蟆。 《玉篇》枲屬也。皮績爲布,子可食。 《爾雅·釋草》枲麻。 《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 《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又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 《禮·月令》食麻與犬。 《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 《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 《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 《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 《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 《註》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鼗鼓名。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 《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 《註》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 《註》麻鄕,縣名。 又姓。 《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 《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叶謨婆切。 《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叶眉波切,音摩。 《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从𣏟,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
『中』《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𠀤音忠。 《書·大禹謨》允執厥中。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 《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 《註》舉中氣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又中央,四方之中也。 《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 《註》洛爲天地之中。 《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又正也。 《禮·儒行》儒有衣冠中。 《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 《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又心也。 《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又內也。 《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又《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半也。 《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 《魏志·管輅傳》鼓一中。 《註》猶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 《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 《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又滿也。 《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 《註》謂滿二千石也。 《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又穿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 《註》謂穿之也。 又盛算器。 《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 《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又《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又俚語。以不可爲不中。 《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又《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又姓。漢少府卿中京。 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 《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 《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又要也。 《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又應也。 《禮·月令》律中大簇。 《註》中猶應也。 又合也。 《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又《類篇》《正韻》𠀤直衆切。與仲通。 《禮·月令》中呂,卽仲呂, 又讀作得。 《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 《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又《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 《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叶諸仍切,音征。 《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𤇏。 《詩·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叶上頻。 《班固·高祖泗水亭𥓓》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 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