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宾铁响


   以之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uí bīn tiě xiǎng
成语注音 ㄖㄨㄟˊ ㄅ一ㄣ ㄊ一ㄝˇ ㄒ一ㄤˇ
成语简拼 rbt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蕤賓鐵響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以之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


成语示例


蕤宾铁响应黄鹂,纨扇轻摇唱《竹枝》。清 阎尔梅《刘君因携琴见访醉后赠之》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 琵琶》:“武宗初,朱崖李太慰有乐吏廉郊者……郊尝宿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于池上,弹《蕤宾调》……忽有一物锵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之,乃一片方响,盖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


成语典故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载:武宗初,朱崖 李太尉有乐史廉郊者,“郊尝宿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于池上,弹《蕤宾调》……忽有一物锵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之,乃一片方响,盖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后因以“蕤宾铁响”为赞扬弹奏技艺精妙超绝的典故。清 阎尔梅《刘君因携琴见访醉后赠之》诗:“蕤宾铁响应黄鹂,纨扇轻摇唱《竹枝》。” 主谓 比喻弹奏技巧高超绝伦。语本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琶琶》:“武宗初,朱崖李太尉有乐吏廉郊者……郊尝宿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于池上,弹《蕤宾调》……忽有一物锵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之,乃一片方响,盖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清·阎尔梅《刘君因携琴见访醉后赠之》:“~应黄鹂,纨扇轻摇唱《竹枝》。”△褒义。多用于描写演艺技能。→高山流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 〔葳~〕草木茂盛的样子。 〔~宾〕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b.农历五月的别称。 指下垂的缨类装饰物。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 发出声音:钟~了。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蕤』

《唐韻》《集韻》《韻會》𠀤儒佳切,音甤。 《說文》草木華垂貌。 《陸機·文賦》播芳蕤之馥馥。  又冠蕤。 《禮·雜記》緇布冠不蕤。 《疏》緇布冠,古法不蕤。今特云不蕤者,以後代有蕤,此以凶事故不蕤。  又蕤賔,五月律。 《周語》蕤賔。 《註》蕤,委蕤,柔貌也。 《前漢·律歷志》蕤,繼也。  又萎蕤,藥名。見萎字註。  又旗名,鹵簿中有之。 《唐人詩》望見葳蕤舉翠華。 《集韻》省作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