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掷龙拿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ǔ zhì lóng ná
成语注音 ㄏㄨˇ ㄓˋ ㄌㄨㄥˊ ㄋㄚˊ
成语简拼 hzln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虎擲龍拿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金 元好问《楚汉战处》诗:“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成语典故

掷:腾跃。拿:执持。比喻激烈的搏斗。金.元好问《楚汉战处》诗:“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并列 比喻群雄争斗。金·李献能《荥阳古城登览寄裕之》诗:“~王伯事,天荒地老古今情。”△多用于形容社会局势。→虎斗龙争 虎踞鲸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扔,投,抛:投~。弃~。~远。

用手取,握在手里:~笔。~枪。 掌握,把握:~主意。~权。~手。 挟(xié)制:~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 侵蚀,侵害:让药水~白了。 逮捕,捉:~获。擒~。~问。 攻下,占领: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下来。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我~你当亲人看待。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笔来写。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虎』

《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𠀤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𧆞。

『拿』

俗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