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雄图壮志千秋罕,虎略龙韬万众从。郭化若《奉和陈司令赐诗步原韵》
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六韬》《三略》是古代兵书,《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后因以“虎略龙韬”泛指用兵的谋略。元.无名氏《飞刀对箭》头折:“与敌兵相持战讨,下寨安营边塞遥,我胸中虎略龙韬。”明.陆采《明珠记.拒奸》:“虎略龙韬,施展正在今日。” 并列 《六韬》、《三略》为古代兵书,《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后以“虎略龙韬”指作战用兵的策略。明·陆采《明珠记·拒奸》:“~,施展正在今日。”△多用于指代策略。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简~。粗~。~微。~有所闻。~知一二。 省去,简化:省~。忽~。其余从~。 简要的叙述:史~。要~。事~。 计谋:方~。策~。战~。 抢,掠夺:侵~。攻城~地。
弓或剑的套子。 隐藏,隐蔽:~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用兵的谋略:~钤。~略。
《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𠀤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𧆞。
『略』《唐韻》離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力灼切,𠀤音掠。 《說文》經略土地。 《左傳·昭七年》天子經略。 《註》經營天下,略有四海。故曰經略。 《博雅》略,治也。 又《廣韻》謀略。 《前漢·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李康運命論》張良受三略之說。 《註》上中下三計。 又《廣韻》用功少者皆曰略。 《書·禹貢》嵎夷旣略。 《傳》用功少曰略。 《木華·海賦》羣山旣略。 又《博雅》要也。 《莊子·知北遊》將爲汝言其崖略。 《淮南子·本經訓》其言略而循理。 《註》略,約要也。 又不詳也。 《禮·孔子閒居》子夏曰:三無旣得,略而聞之矣。 《荀子·非相篇》傳者久則論略,近則論詳。 又《公羊傳·哀五年》喪曷爲以閏數,喪數略也。 《註》略,猶殺也。以月數恩殺,故幷閏數。 又道也。 《左傳·定四年》吾子欲復文武之略而不正其德,將如之何。 《註》略,道也。 又《博雅》取也。 《左傳·宣十五年》晉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 《註》略,取也。 《淮南子·兵略訓》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又《揚子·方言》求也。 又灋也。 又《博雅》行也。 《左傳·隱五年》公曰:吾將略地焉。 《註》略,總攝巡行之名。 又《宣十一年》略基趾。 《註》趾,城足。略,行也。 又界也。 《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樂備,王與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 《註》略,界也。 又《僖十二年》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 又路也。 《書·武成》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 《傳》略,路也。 又犯也。 《晉語》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蓺,略則行志。 《註》略,犯也。則法也。 又利也。 《詩·周頌》有略其耜。 《傳》略,利也。 又《正字通》書篇名。漢劉歆總羣書爲七略,有輯略,六蓺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伎略。 又《揚雄·甘泉賦》蠖略蕤綏,灕虖襂纚。 《註》蠖略蕤綏,龍行貌。 又姓。 《姓譜》三國略統,吳人。 又奪也。與掠同。 《齊語》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註》略,奪也。 《史記·外戚世家》少君年四五歲,爲人所略賣。 又《龔遂傳》渤海多劫略相隨者,遂下敎令,卽時解散。 又渠略,蟲名。 《詩·曹風·蜉蝣之羽傳》蜉蝣,渠略也。 《釋文》略,本或作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