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蛛丝马迹。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哺乳动物,面呈圆形,脚有利爪,行动敏捷,会捉老鼠。 方言,躲藏。
〔~腰〕弯腰。亦称“毛腰”。
脚印:踪~。足~。血~。笔~。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𠀤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𧆞。
『猫』《廣韻》武瀌切《集韻》眉鑣切,𠀤音苗。 《玉篇》夏田也。 又《廣韻》俗貓字。詳豸部貓字註。 《廣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苗。 《說文》貍屬。 《廣韻》獸,捕䑕。 《禮·郊特牲》迎貓,爲其食田䑕也。 《正字通》陸佃曰:䑕善害苗。貓能捕䑕,故字从苗。 又貓睛,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滿月,辰戌丑未如棗核。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隂類也。 又《格古論》貓,一名烏員。 又《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 《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詩·大雅》有貓有虎。 《傳》貓,似虎淺毛者也。 又《唐韻》莫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謨交切,𠀤音茅。義同。 《廣韻》俗作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