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穴自封


   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ǐ xué zì fēng
成语注音 一ˇ ㄒㄩㄝˊ ㄗˋ ㄈㄥ
成语简拼 yxzf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蟻穴自封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照槤《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且明置缅甸宣慰司,表内未称宣旧衔;又有蚁穴自封,夜郎天外之言。”


成语典故

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且明置缅甸宣慰司,表内未称宣慰旧衔;又有蚁穴自封,夜郎天外之言。” 主谓 在蚁穴内自封为王。比喻以区区之地自主独立。清·昭梿《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且明置缅甸宣慰司,表内未称宣慰旧衔;又有~,夜郎天外之言。”△贬义。可用于描写不知天高地厚者。→夜郎自大 弹丸之地 蚂蚁缘槐 固步自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蚂~〕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简称“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聚。~命(喻微贱的生命)。~民(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用于诉状呈文)。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 姓。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从,由:~从。~古以来。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 疆界:~疆。~域。~界。 限制:故步自~。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 《說文》土室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詩·大雅》陶復陶穴。 《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 《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 《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 《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 《書·禹貢》鳥鼠同穴。 《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 《註》鍚穴,麇地。 《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 《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又叶胡桂切。 《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 《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 《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封』

《唐韻》府容切《集韻》《韻會》方容切,𠀤音崶。 《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 《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告后土。 《註》封,土地之事也。  又《大戴禮》五十里而封。  又《前漢·𠛬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又封疆之官曰封人。 《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  又《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 《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又大也。 《詩·商頌》封建厥福。 《書·舜典》封十有二山。 《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又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 《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 《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告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又聚土曰封。 《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又培也。 《吳語》封殖越國。 《註》壅本曰封。  又富厚也。 《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又凡專利自私曰封。 《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 《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又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  又《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又國名。 《禮·明堂位》封父龜。 《註》封父,國也。  又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又姓。黃帝時有封鉅。  又賁氏改封氏。  又穿封,複姓。  又土精。 《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又封豕,大豕名。  又去聲。 《廣韻》芳用切,音葑《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又叶府良切,音方。 《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𡉚从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