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手蛮脚


   谓动作笨拙生硬。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位青年医生,蛮手蛮脚地把她的绷带解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án shǒu mán jiǎo
成语简拼 msm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动作笨拙生硬。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位青年医生,蛮手蛮脚地把她的绷带解开。”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蛮』

《直音》蠻字省文。 《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𠀤音獌。 《玉篇》南夷名。 《書·禹貢》三百里蠻。 《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 《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 《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 《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 《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又綿蠻,鳥聲。 《詩·大雅》綿蠻黃鳥。  又蠻蠻,鳥名。 《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又水名。 《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又雷名。 《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又姓。 《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又《韻補》彌鄰切,音民。 《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又《古音攷》叶音眠。 《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蛮』

《直音》蠻字省文。 《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𠀤音獌。 《玉篇》南夷名。 《書·禹貢》三百里蠻。 《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 《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 《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 《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 《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又綿蠻,鳥聲。 《詩·大雅》綿蠻黃鳥。  又蠻蠻,鳥名。 《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又水名。 《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又雷名。 《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又姓。 《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又《韻補》彌鄰切,音民。 《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又《古音攷》叶音眠。 《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

『脚』

《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 《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 《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或作脚。 《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 《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 《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 《註》郭璞曰:腳掎足。 《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