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腰鹤膝


   指诗歌声律八病中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ēng yāo hè xī
成语注音 ㄈㄥ 一ㄠ ㄏㄜˋ ㄒ一
成语简拼 fyh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蜂腰鶴膝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诗歌声律八病中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成语典故

泛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语本《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鹤膝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 并列 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旧体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宋·苏轼《和流怀石上草书小诗》:“~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多用于写诗方面。也作“鹤膝蜂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特指“蜜蜂”:~巢。~房。~蜡。~蜜。~乳。~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众多:~起。~拥。~聚。~集。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板儿。~杆子。~背。~身。~肢。~围。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海~。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盖骨(亦称“髌骨”)。护~。屈~。~眼。~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蜂』

《唐韻》敷容切,音丰。與蠭同。 《集韻》蠭通作蜂。  又薄紅切,音蓬。 《蒼頡篇》螽蜂,蟲名。字或作𧓶。

『腰』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要。 《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 《徐曰》要爲中關,所以自𦥑持也。 《玉篇》骻也。 《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又馬名。 《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又天下形勢亦稱腰。 《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 《玉篇》本作要。 《廣韻》或作𦝫。

『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七切,音悉。 《說文》脛頭卪也。本作厀。 《徐曰》今俗作膝。膝,人之節也。 《釋名》膝,伸也,可屈伸也。 《儀禮·旣夕》袂屬,幅長下膝。  又《韻會》楯名。 《揚子·方言》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膝。 《唐書·王志愔傳》鶴膝犀渠。 《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  又齧膝,良馬名。 《前漢·王褒傳》駕齧膝。 《註》孟康曰:良馬,低頭口至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