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撼大树


   比喻自不量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yóu hàn dà shù
成语注音 ㄈㄨˊ 一ㄡˊ ㄏㄢˋ ㄉㄚˋ ㄕㄨˋ
成语简拼 fyhd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蜉蝣撼大樹
成语英文 futile effort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5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自不量力。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假使你内省不疚,那小孩子的醉态就像蜉蝣撼大树,何损于你的泰山北斗呢?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刘昌《悬笥琐探恃才傲物》:“汤家公子喜夸诩,好似蜉蝣撼大树。”


成语典故

见〔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主谓 比喻自不量力。郭沫若《我的童年》3篇:“吃醉了酒骂人,这在我本来是一种恶德。但是你被骂的丁先生也应该内省一下,……假使你内省不疚,那小孩子的醉态就像~,何损于你的泰山北斗呢?”△贬义。多用于情状方面。→蚍蜉撼树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蝣〕昆虫,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 〔蚍~〕见“蚍”。

〔蜉~〕见“蜉”。

搬动:~顿(搬动颠仆)。~天动地。“蚍蜉~大树,可笑不自量”。 用言语打动人:“微言~之”。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古通“太”。 古通“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蜉』

《唐韻》縛謀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𠀤音浮。 《說文》作𧖚,蚍𧖚也。今作蜉。 《爾雅·釋蟲》蚍蜉,大螘。 《疏》螘大者別名蚍蜉。 《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又《韻會》引《漢書》註:蚍𧖚,蜉蝣,渠略也。 《詩·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爾雅·釋蟲》蜉蝣,渠略。 《註》似蛣蜣,身狹則長,有角,黃黑色,聚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陸璣曰: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隂雨時地中出,今人燒炙噉之,美如蟬也。樊光謂之糞中蝎蟲。 《揚子·方言》蜉䖻,秦、晉之閒謂之渠略。

『蝣』

《唐韻》以周切《韻會》夷周切,𠀤音由。蜉蝣。詳蜉字註。  又《集韻》力求切,音流。義同。 亦作䖻。  又與蝤通。詳下蝤字註。

『撼』

《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𠀤含上聲。與㨔同。搖也。 《宋史·蘇轍傳》元豐舊黨,多起邪說,以搖撼在位。 《韓愈詩》蚍蜉撼大樹。  又《韻會》動也。通作感。與詩無感我帨之感同。

『大』

《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 《正韻》度柰切,𠀤音汏。小之對。 《易·乾卦》大哉乾元。 《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 《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 《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 《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 《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 《戰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𠛬序官。  又措大,士也。 《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𠀤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唐佐切,音䭾。 《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 《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叶徒計切,音第。 《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 《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 《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 《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