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力不胜任。 汉 焦赣 《易林·复之萃》:“蜱蜉戴盆,不能上山。”蜱,一本作“ 蚍 ”。
比喻力不胜任。 汉 焦赣 《易林·复之萃》:“蜱蜉戴盆,不能上山。”蜱,一本作“ 蚍 ”。
蜘蛛一类的动物,体形扁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汁液,有的吸人畜的血,传染疾病。
〔~蝣〕昆虫,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 〔蚍~〕见“蚍”。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 姓。
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景。~花。~栽。脸~。澡~。 中央凹入像盆状的东西:~地。骨~。
《唐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𠀤音陴。 《爾雅·釋蟲》不過,蟷蠰,其子蜱蛸。 《註》一名䗚蟭,蟷蠰卵也。 又《集韻》賔彌切,音𤰞。毗霄切,音瓢。義𠀤同。 又《廣韻》彌遙切,音篻。蟲名。 又《通志·六書略》紕招切。同螵。 或作𧌠、𧓎。
『蜉』《唐韻》縛謀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𠀤音浮。 《說文》作𧖚,蚍𧖚也。今作蜉。 《爾雅·釋蟲》蚍蜉,大螘。 《疏》螘大者別名蚍蜉。 《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又《韻會》引《漢書》註:蚍𧖚,蜉蝣,渠略也。 《詩·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爾雅·釋蟲》蜉蝣,渠略。 《註》似蛣蜣,身狹則長,有角,黃黑色,聚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陸璣曰: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隂雨時地中出,今人燒炙噉之,美如蟬也。樊光謂之糞中蝎蟲。 《揚子·方言》蜉䖻,秦、晉之閒謂之渠略。
『戴』《唐韻》都代切《集韻》《韻會》《正韻》丁代切,𠀤𪒴去聲。 《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一曰首戴也。 《廣韻》荷戴也。 《書·大禹謨》衆非元后何戴。 《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又《爾雅·釋地》途出其前戴丘。 《疏》道過丘南,若爲道負戴。 又値也。 《禮·喪大記》君纁戴六。 《註》戴之言値也。 《爾雅·釋地》戴日爲丹穴。 《註》値也。 《疏》値日之下,其處名丹穴。 又《諡法》典禮無愆曰戴。 《左傳·隱三年》其娣戴嬀生桓公。 《註》戴謂諡。 又姓。出濟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載。 《禮·月令》載靑旂。 《詩·周頌》載弁俅俅。 《音義》如字。 又與戴同。 又《韻會》作代切,音再。地名。 《春秋·隱十年》宋人,蔡人,衞人伐戴。 《註》戴國,今𨻰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 《釋文》戴音再。
『盆』《唐韻》《集韻》步奔切《韻會》《正韻》蒲奔切,𠀤坌平聲。 《說文》盎也。 《廣韻》瓦器。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盎或謂之盆。 《禮·禮器》盛於盆。 《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爲盆,實二鬴。 又《史記·藺相如傳》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奉盆缻以相娛樂。 《註》盛酒瓦器,秦人鼓之以節歌也。 又《前漢·食貨志》募民煑鹽官與牢盆。 《註》牢,價値。盆,煑鹽器。 又《汲冢周書》堂後東北爲赤奕焉,浴盆在其中。 又《苟子富國篇》土生五穀,人善治之,則畝數盆。 《註》當時以盆爲量也。 又《釋文》淹也。 《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 《註》置繭盆中,以手三次淹之,振出其緒也。 又缺盆。人乳房上骨名。 《史記·倉公傳》疽發乳上,入缺盆。 又藥名。 《本草·釋名》蓬虆。一名覆盆。 又地名。 《南史·齊世祖紀》上據盆口城,爲戰守備。 又姓。 《風俗通》盆成括仕齊,其子逃難,改氏成焉。 又《字彙補》步悶切,音坌。與湓通。 《通雅》盆溢滿起也。 《後漢·𨻰忠傳》徐岱之濵,海水盆溢。 《前漢·溝洫志》作湓溢。 又叶符兵切,音平。 《易林》東方孟春,乘冰戴盆。 《蘇軾·東樓詩》白髮蒼顏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韻補》庚通眞。 《廣韻》亦作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