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青蛙无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无病呻吟的诗文。
苍蝇、青蛙无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无病呻吟的诗文。
清 钱谦益《〈范玺卿诗集〉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蝇声蛙躁,追配古人,俪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清·钱谦益《〈范玺卿诗集〉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蝇声蛙躁,追配古人,俪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苍~〕昆虫,种类很多,通常指家蝇,产卵在肮脏腐臭的东西上,幼虫称“蛆”。成虫能传染霍乱、伤寒等疾病。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名誉:名~。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青~(俗称“田鸡”)。牛~。~泳。~人。
性急,不冷静:~动。~进。~狂(浮躁轻狂)。急~。浮~。骄~。烦~。性情~。
《字彙》同𡔝。 《正字通》俗聲字。 《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𠀤聖平聲。 《說文》音也。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 《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 《註》聲謂樂也。 又凡響曰聲。 《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 《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又聲敎。 《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 《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 《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又聲譽。 《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註》聲聞,名譽也。 又宣也。 《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 《註》聲,宣也。 又《諡法》不生其國曰聲。 《註》生于外家。 《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 《註》聲,諡也。 又姓。 又《韻補》叶尸羊切,音商。 《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蛙』《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瓜切,音哇。 《說文》蝦蟆屬。 《本草》今處處有之,似蝦蟆而背靑綠色,尖觜細腹,俗謂之靑蛙。亦有背作黃路者,謂之金線蛙。 《尹文子·大道上篇》路逢怒蛙而軾之。 《前漢·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蟆羣鬭。 又《韻會》淫也。 《前漢·王莽傳》紫色蛙聲。 《註》淫蛙之聲。 又烏蝸切,音哇。義同。 本作䖯。或書作鼃。別詳黽部。
『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則到切,音竈。 《說文》作趮,疾也。今俗別作躁。非是。 《釋名》躁,燥也。物燥乃動而飛揚也。 《易·繫辭》躁人之辭多。 《禮·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 《註》躁,猶動也。 又《齊語》驕躁淫暴。 《註》躁,謂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