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联蚕绪


   蝉联:连续相承;绪:丝头。比喻连接相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án lián cán xù
成语注音 ㄔㄢˊ ㄌ一ㄢˊ ㄘㄢˊ ㄒㄨˋ
成语简拼 clc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蟬聯蠶緒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蝉联:连续相承;绪:丝头。比喻连接相承。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沈辽《<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昔如来以正法眼藏授大迦叶,蝉联蚕绪,以传于今。”


成语典故

比喻连续相承。宋 沈辽《〈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昔如来以正法眼藏授大迦叶,蝉联蚕绪,以传于今。” 主谓 比喻连接相承。宋·沈辽《〈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昔如来以正法眼藏授大迦叶,~,以传于今。”△褒义。用于描写文化传统等传续不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丝。~茧。~食。~宝宝(蚕的爱称)。

丝的头:“白鹤飞兮茧曳~”。 开端:头~。就~。~论。~言。 前人未完成的事业,功业:~功。~业。继未竟之~。 连绵不断的情思:情~。思~。心~。离情别~。 残余:~余。~风。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蚕』

《唐韻》《集韻》《正韻》𠀤他典切,音腆。 《爾雅·釋蟲》螼蚓,蜸蚕。 《註》卽䖤蟺,江東呼寒蚓。 《篇海》俗用爲蠶字,非。 《唐韻》昨含切《集韻》《韻會》《正韻》徂含切,𠀤音𨅔。絲蟲也。 《說文》任絲也。 《詩·豳風》蠶月條桑。 《書·禹貢》桑土旣蠶。 《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 《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 《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 《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又原蠶。 《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又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又野蠶。 《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又華蠶。 《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又《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又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又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又蠶室。 《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又蠶神。 《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 《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 《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又蠶繭,草名。 《本草》治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