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蟋蟀;凄:悲伤。比喻哀怨凄凉的思念之情。
蛩:蟋蟀;凄:悲伤。比喻哀怨凄凉的思念之情。
清·孙麟趾《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凄书不尽,只封将泪点教君寄。”
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清 孙麟趾《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凄书不尽,只封将泪点教君寄。” 并列 比喻哀怨的思亲之情。清·孙麟趾《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书不尽,只封将泪点教君寄。”△多用于情意方面。
〔蝴~〕昆虫,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立在背部,吸花蜜,种类很多,亦作“胡蝶”;简称“蝶”,如“彩~”,“~骨”(人的头骨之一),“~泳”(游泳的一种姿势,亦是游泳项目之一,形似蝶飞)。
仇恨:~恨。恩~。宿~。~仇。~敌。~府(大家怨恨的对象)。~声载道。 不满意,责备:埋(mán )~。抱~。~言。任劳任~。
蝗虫:“飞~满野”。 蟋蟀:~唱。~响。
寒冷:风雨~~。~风苦雨。~清。~寒。 悲伤:~惨。~恻。~楚。~怆。~然。~切。~怨。~厉。~咽。~婉。 冷落静寂:~凉。~寂。~艳。
《唐韻》徒協切《韻會》達協切,𠀤音牒。 《說文》本作蜨,蛺蜨也。俗作蝶。 《玉篇》蝴蝶。 《莊子·至樂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蝴蝶。 又《齊物論》莊周夢爲蝴蝶。 《古今注》蛺蝶,一名野蛾,一名風蝶,江東呼爲捷末。其大者名爲鳳子,亦名鳳車,名鬼車,生江南柑橘園中。 又紺蝶,遼東人呼爲紺幡,一曰童幡,一曰天雞。 《爾雅翼》今菜中靑蟲,當春時緣行屋壁或草木上,以絲自圍,一夕視之有圭角,六七日其背罅裂,蛻爲蝶出矣。滕王圖畫蛺蝶,有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裏來,菜花子之目。 《北史·魏收傳》收輕薄,時人號曰驚蛺蝶。 《詩話總龜》謝逸有蝶詩三百首,人呼爲謝蝴蝶。 又《廣韻》他協切,音帖。蝶蹋,蟲名。
『怨』《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𠀤音苑。 《說文》恚也。 《廣韻》恨也。 《增韻》仇也,讎也。 又《集韻》於袁切,音鴛。讎也,恚也。 《禮·儒行》外舉不避怨。 《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 《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皆平聲讀。或作惌。 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與薀同。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 又叶烏員切,音淵。 《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 《註》縵音眠。 又叶烏云切,音熅。 《𨻰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賈兮,豈十朋之所云。通生死以爲量兮,夫何人之足怨。 又叶烏貫切,音腕。 《前漢·敘傳述高祖紀》項羽畔換,黜我巴漢。西土宅心,戰士憤怨。 《精蕰》从命。 《轉注》从心。
『蛩』《唐韻》《集韻》《韻會》𠀤渠容切,音卭。 《玉篇》巨虛也。 《山海經》北海內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 《註》卽蛩蛩,巨虛也,一走百里。郭璞曰:巨虛卽蛩蛩,互言耳。 《韓詩·外傳》西方有獸曰蟨,得甘草必銜以遺蛩。蛩,巨虛。 《說苑》蛩蛩見人將來,必負蟨以走。二獸者,非性心愛蟨也,爲得甘草而貴之也。 《阮籍·詠懷詩》蛩蛩亦念饑。 又《字彙補》蛩蛩,憂思貌。 《劉向·九歎》志蛩蛩而懷顧兮,䰟眷眷而獨逝。 又蝗也。 《淮南子·本經訓》飛蛩滿野。 又《說文》秦謂蟬蛻爲蛩。 又《集韻》古勇切,音拱。蟲名,百足也。 《爾雅·註疏》蚰𧍢,江東人呼蛩。音鞏。
『凄』《唐韻》七稽切《集韻》《韻會》千西切《正韻》此西切,𠀤音妻。 《玉篇》寒也。 《韻會》通作淒。詩淒其以風。嚴氏曰:淒旁加二點,从仌,冰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