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盈襟


   血泪:悲痛的眼泪;盈:满。眼泪流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uè lèi yíng jīn
成语注音 ㄒㄩㄝˋ ㄌㄟˋ 一ㄥˊ ㄐ一ㄣ
成语简拼 xlyj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血涙盈襟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血泪:悲痛的眼泪;盈:满。眼泪流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成语典故

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眼里流出的水:眼~。~痕。~水。~眼。~珠。~盈盈。声~俱下。

充满:~满。~溢。充~。沸反~天。 多余:~余。~亏。~利。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对~。底~。~带(亦喻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要(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 胸怀,抱负:~怀。胸~。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连~。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血』

《唐韻》《集韻》《韻會》𠀤呼決切,音泬。 《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 《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 《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 《易·說卦傳》坎爲血卦。 《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 《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又《大戴禮》血者猶血。 《註》血,憂色也。  又《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 《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  又《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  又《韻補》胡桂切,叶音惠。 《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又《毛詩古音攷》音綌,鼠思泣血,無言不疾。 《宋玉·高唐賦》弭節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

『泪』

《字彙》與淚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遂切,音類。目液也。 《本草》淚者,肝之液。 《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又《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又《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𠀤音麗。疾流貌。 《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 《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又《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又淒淚,寒涼貌。 《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盈』

《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𠀤音嬴。 《說文》滿器也。 《博雅》滿也,充也。 《易·豐彖》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詩·齊風》雞旣鳴矣,朝旣盈矣。 《左傳·莊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 《禮·禮運》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又《祭義》樂主其盈。 《註》猶溢也。  又《揚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鮮冽水之閒,凡言呵叱者,謂之魏盈。  又國名。 《山海經》大荒南有盈民之國。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諸蠻有盈州。  又姓。晉欒盈之後。  又古通作嬴。 《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 《史記·蔡澤傳》進退盈縮。 《天官書》作嬴縮。 《古詩》盈盈樓上女。 《註》盈同嬴,容也。  又叶與章切,音陽。 《張籍·祭韓愈詩》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書札與詩文,重疊我笥盈。 《說文徐註》夃,古乎切,益多之義也。古者以買物多得爲夃,故从夃。買物多得當爲𡕔字。

『襟』

《唐韻》《韻會》𠀤居吟切,音金。 《說文》交衽也。 《廣韻》袍襦前袂也。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 《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釋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禦風寒也。亦作衿。 《類篇》又作𧛛。 《玉篇》又作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