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
清 唐甄《潜书 两权》:“天下多群盗,衽扱囊括,可次取也。”
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清 唐甄《潜书.两权》:“天下多群盗,衽扱囊括,可次取也。” 并列 衽,席子。扱,收取,攫取。全部擒获或一网打尽。清·唐甄《潜书·两权》:“天下多群盗,~,可次取也。”△褒义。多用于描写大获成功。
衣襟:“连~成帷”。敛~。 衣袖。 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席。
收取:“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之。”
古同“插”:“主人出,南面,左袒,~诸面之右。”
及,至:“妇拜~地。”
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 〔~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
〔~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扎,束:~发(束起头发)。~约肌。 包容:包~。概~。总~。囊~。
榨取,搜求:搜~(亦作“搜刮”)。
《唐韻》《正韻》汝鴆切《集韻》如鴆切,𠀤音妊。 《類篇》衣襟也。 《揚子·方言》褸謂之衽。 《釋名》衽,襜也。在傍襜襜如也。 《禮·玉藻》衽當旁。 《註》衽,謂裳幅所交裂也。 又《禮·曲禮》請衽何趾。 《註》衽,臥席也。 《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 《註》衽席,單席也。 又《禮·檀弓》棺束𦄲二衡三衽每束一。 《疏》小要也。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旣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今因漢時呼衽爲小要也。 又《屈原·離騷》跪敷衽以陳辭兮。 《註》衽,衣前也。 又《博雅》衽、裀、袾、𧘏,裑也。 又《集韻》忍甚切,音稔。義同。 又《類篇》或作𧙨,通作袵。
『扱』《唐韻》楚洽切《集韻》《韻會》測洽切,𠀤音鍤。 《說文》收也。 又《廣韻》取也,獲也,引也,舉也。 又《周禮·地官》共其接盛。 《疏》讀接爲扱,頒扱也。詳接字註。 又拜手至地也。 《儀禮·士昏禮》婦拜扱地。 《註》猶男子稽首。 又與插通。 《詩·周南》薄言襭之。 《傳》扱衽曰襭。 《疏》扱衣上衽于帶也。 《禮·問喪》雞斯徒跣扱上衽。 又《集韻》乞及切,音泣。亦手至地也。 《儀禮註》劉昌宗讀。 又逆及切,音岌。義同。 又測入切,讖入聲。亦取也。 又《唐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𠀤音吸。斂取也。 《禮·曲禮》以箕自鄕而扱之。 《疏》讀爲吸者,以其穢物少,吸然則盡也。 又《集韻》訖立切,音急。亦引也。 又七接切,音妾。搢也。或作插。
『囊』《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奴當切,音瀼。 《說文》橐也。从橐省,襄省聲。 《詩·大雅》于橐于囊。 《傳》小曰橐,大曰囊。 《集韻》一曰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又《史記·鼂錯傳》太子家號曰智囊。 又《宋玉·風賦》盛怒於土囊之口。 《註》土囊,大穴也。 又《莊子·在宥篇》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 《註》傖囊猶搶攘。 又姓。 《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鄭。 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隱囊,柔軟可倚。 《王維詩》不學城東遊俠兒,隱囊紗帽坐彈碁。 又米囊,楊花別名,見容齋隨筆。 又《漢官儀》凡表章皆皁囊封事。 又《晉書·郭璞傳》郭公者精卜筮,出靑囊中書九卷授郭璞。 又地理書有靑囊經。
『括』《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活切,音聒。 《說文》本作𢬸。絜也。 《廣韻》結也。 《增韻》包括也。 《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譽。 又《繫辭》動而不括。 《疏》括結而有礙也。 《前漢·𨻰項傳贊》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揚子·方言》括關閉也。 又《廣韻》至也。 《詩·王風》日之夕矣,牛羊下括。 又檢也。根刷也。 《唐書·選舉志》明經者但記帖括。 又《食貨志》鑄錢括苗。 又與筈通。 《釋名》矢末曰括。謂與弦相會也。 《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 又與髻通。絜髮也。 《禮·檀弓》袒括髮。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栝切,音活。會也。與佸同。 《詩·小雅》德音來括。 《箋》會合離散之人。 又《集韻》苦活切,音闊。亦與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