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常缀琐


   袭:因袭;缀:拼合。袭用常言,堆砌琐语。比喻行文水平和风格均不高。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í cháng zhuì suǒ
成语注音 ㄒ一ˊ ㄔㄤˊ ㄓㄨㄟˋ ㄙㄨㄛˇ
成语简拼 xcz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襲常綴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袭:因袭;缀:拼合。袭用常言,堆砌琐语。比喻行文水平和风格均不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震川之文,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循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言,其道无由。”


成语典故

袭用常言,堆砌琐语。谓行文风格不高。清 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震川之文,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言,其道无由。” 并列 作文袭用平常之言,缀辑细碎之语。清·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震川之文,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请者之意,~,虽欲大远于俗言,其道无由。”△多用于指文章行文格调不高。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击。~扰。夜~。偷~。侵~。 触及:寒气~人。“芳菲菲兮~予”。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沿~。世~。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朝服”。“山三~,陟”。 合,和:“齐秦~”。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姓。

缝:补~。~上几针。 连接:连~。~文(即作文章)。~辞。~集。~辑。笔不停~。 装饰: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常』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𠀤音裳。 《玉篇》恆也。 《正韻》久也。 《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 《繫辭》動靜有常。 《詩·周頌》𨻰常于時夏。 《箋》謂𨻰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 《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 《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 《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 《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 《詩·魯頌》居常與許。 《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𨻰置常州。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常山郡。 《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 《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 《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 《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 《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 《又》王建大常。 《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 《詩·小雅》載是常服。 《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 《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常棣。 《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 《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 《廣韻》出河內。 《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 《說文》下帬也。 《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