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眦嚼齿


   眦:眼眶。瞪眼欲裂,牙齿紧咬。比喻愤怒到了极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iè zì jiáo chǐ
成语注音 ㄌ一ㄝˋ ㄗˋ ㄐ一ㄠˊ ㄔˇ
成语简拼 lzj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裂眥嚼齒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眦:眼眶。瞪眼欲裂,牙齿紧咬。比喻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陆游《跋傅给事帖》:“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


成语典故

眦:眼眶。瞪眼欲裂,紧咬牙齿。形容愤怒到极点。宋.陆游《跋傅给事帖》:“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 并列 眦,眼角。眼睛瞪得快裂开了,牙齿咬得紧紧的。形容愤怒之极。宋·陆游《跋傅给事帖》:“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多用于写人盛怒状。→怒发冲冠 咬牙切齿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破开,开了缝(fèng ):~开。~纹。~缝。~痕。~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隙。~罅(裂缝)。分~。破~。决~。割~。扯~。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着怀。

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

用牙齿咬碎:细~慢咽。味同~蜡。

义同(一),用于某些复合词:咀~。

〔倒(dǎo)~〕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裂』

《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𠀤音列。 《說文》繒餘。 《徐曰》裁剪之餘也。  又《廣韻》襞裂,破也。 《禮·內則》衣裳䘺裂,紉箴請補綴。 《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  又滅裂。 《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  又《韻會》力制切,音例。與厲通。 《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 《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  又人名。 《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說文》作𧚲。

『嚼』

《唐韻》才爵切《集韻》《韻會》《正韻》疾爵切,𠀤音皭。 《說文》本作噍,齧也。 《玉篇》噬嚼也。 《後漢·五行志》嚼復嚼者,京都飮酒相强之辭也。 《集韻》或作𠻘。  又《唐韻》《集韻》才肖切《正韻》在笑切,𠀤音誚。同噍。  又《集韻》子肖切,音醮。義同。𠀤詳前噍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