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疯卖俏


   假装疯癫,卖弄风骚。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uāng fēng mài qiào
成语注音 ㄓㄨㄤ ㄈㄥ ㄇㄞˋ ㄑ一ㄠˋ
成语简拼 zfmq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裝瘋賣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假装疯癫,卖弄风骚。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一场:“那个叫做什么木兰的就是她,装疯卖俏的。”


成语典故

假装痴癫卖弄风骚。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一场:“那个叫做什么木兰的就是她,装疯卖俏的。” 并列 假装疯癫,卖弄风骚。欧阳予倩《木兰从军》1场:“那个叫什么木兰的就是她,~的。”△贬义。多用于描写卖弄作态的情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 安置,安放:~载。~卸。 布置,点缀:~修。~饰。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病名,通常指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癫。~狂。 言行狂妄:~言~语。 农作物生长旺盛而不结果实:小麦长~了。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相貌美好,漂亮:~丽(俊俏美丽)。~媚。~爽。俊~。 货物的销路好,价格上涨:~货。走~。 烹调时为增加滋味、色泽而加上东西:~头(a.烹调时加上的青蒜、香菜、木耳等;b.戏曲、曲艺中引入喜爱的身段、道白或穿插。“头”均读轻声)。~点儿香菜。

古同“肖”,相似。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肖切,音峭。似也,像也。 《列子·力命篇》佹佹成者,俏成者也,初非成也。佹佹敗者,俏敗者也,初非敗也。故迷生於俏。  又《集韻》《韻會》𠀤思邀切,音宵。俏然,反琴聲。 《莊子·讓王篇》孔子俏然,反琴而弦歌。或作削,義同。  又好貌。俗謂婦容美好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