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狩获麟


   《左传·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ī shòu huò lín
成语简拼 xshl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左传·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成语示例


便从“麟现阙里”起,一直讲到“~”。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老爷便从“麟现阙里”起,一直讲到“~”。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成语典故

源见“绝麟”。悲叹世衰道穷,理想、抱负不得实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折:“习文的,堪叹这西狩获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姓。

打猎,古代指冬天打猎:~猎。冬~。 古代指放火烧山以围猎。 古同“守”,指帝王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

打猎得到的禽兽:猎~。 得到,取得:~得。~奖。~悉。如~至宝。 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 能得到机会或空闲:不~面辞。 收割庄稼:收~。

〔麒~〕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简称“麟”,如“凤毛~角”,“~凤龟龙”。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西』

《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𠀤音粞。 《類篇》金方也。 《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 《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 《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又地名。 《晉書·地理志》西郡。 《韻會》唐置西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西氏。 《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又《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又《篇海》蘇前切,音先。 《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 《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又《韻補》斯人切,叶音辛。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𤣥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又《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又《廣韻》籀文作𠧧。○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狩』

《唐韻》書救切《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𠀤音獸。 《說文》犬田也。从犬,守聲。 《爾雅·釋天》冬獵爲狩。 《左傳·隱九年》冬狩。 《註》狩,圍守也。冬物畢成,獲則取之,無所擇也。 《白虎通義》冬謂之狩何,守地而取之也。  又《爾雅·釋天》火田爲狩。 《註》放火燒草獵亦爲狩。  又或作守。 《孟子》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禮·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 《註》狩或作守。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始九切,音手。 《集韻》冬獵。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  又《小雅》田車旣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又叶書几切,音始。 《易林》尅身潔己,逢禹巡狩。錫我𤣥圭,拜受福祉。  又叶賞呂切,音暑。 《易林》駕龍巡狩,王得安所。

『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珍切,音鄰。 《說文》大麚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 《玉篇》仁獸也。 《詩·周南》麟之趾。 《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 《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 《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 《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 《註》狘,驚走也。  又州名。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  又《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  又與燐通。光明也。 《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  又叶陵延切,音連。 《韓愈·雜詩》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親叶音千。此詩終篇皆先韻。○按經傳皆作麟字。《爾雅》《公羊》《京房易傳》皆作麐。《說文》麐,牝麒也。麟,大牝鹿也。據此,則麐與麟有分。《爾雅註疏》幷州界有麟,大如鹿,非瑞麟也。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脚麟,謂此麟也。《爾雅》麠大麃牛尾一角,註云:謂之麟者,此是也。然麟麐二字,今俱通用。互詳麐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