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宗灭祀


   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ù zōng miè sì
成语注音 ㄈㄨˋ ㄗㄨㄥ ㄇ一ㄝˋ ㄙˋ
成语简拼 fzm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覆宗滅祀
成语英文 one's issue fail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灭祀。”


成语典故

宗:祖庙。祀:祭祀。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断绝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坏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灭祀。”亦作“覆宗绝嗣”。《隋书.李安传》:“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其甘若荠。”明.无名氏《鸣凤记.流徙分途》:“覆宗绝嗣,此莫大之祸。” 并列 宗,祖庙。祀,祭祀。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仍~。”△多用于无后代方面。也作“覆宗绝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 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 同“复”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 尊奉:~仰。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 姓。

祭:祭~。~天。~祖。 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覆』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芳六切,𠀤音蝮。 《玉篇》反覆也。 《詩·小雅》不懲其心,覆怨是正。 《禮·月令》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于天子。  又倒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書·胤征》顚覆厥德。  又敗也。 《中庸》傾者覆之。 《綱目集覽》覆,軍敗也。  又中覆。 《前漢·馮唐傳》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 《註》覆謂覆白之也。  又射覆。 《前漢·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 《註》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又與復同。 《易·乾卦》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又《集韻》方六切,音福。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詳察曰覆。 《唐書·鄧景山傳》檢覆私隱。  又《廣韻》敷救切,音與宥韻副同。 《說文》蓋也。 《詩·大雅》鳥覆翼之。 《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聲。伏兵曰覆。 《左傳·隱九年》君爲三覆以待之。  又《類篇》匹北切,音𠣾。義同。  又《韻補》筆力切,叶音逼。 《班固·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宗』

《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𠀤音㚇。 《說文》尊祖廟也。 《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郉昺曰》宗者,本也。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 《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  又流派所出爲宗。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 《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又同姓曰宗。 《詩·大雅》宗子維城。 《註》同姓也。  又《書·舜典》禋于六宗。 《註》謂所尊祭者,其祀有六,寒暑日月星水旱也。賈逵曰: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司馬彪曰: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社稷五祀之屬。  又秩宗,官名。 《書·舜典》咨伯,汝作秩宗。 《註》主郊廟之官,掌敘鬼神尊𤰞,故曰秩宗,周禮謂之宗伯。  又曰祝宗。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又瞽宗,殷學名。  又人物所歸往亦曰宗。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註》言百川以海爲宗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又姓。  又叶則郞切,音臧。 《史記·司馬遷自敘》蠲除肉𠛬,開通關梁。廣恩施博,厥稱太宗。 《說文》从宀从示。 《徐曰》宗廟,神祇所居。示,古祇字。

『祀』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𠀤音似。祭也。 《書·洪範》八政,三曰祀。 《禮·祭法》聖王制祭祀,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葘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又《月令》春祀戸,夏祀竈,秋祀門,冬祀行,中央土,祀中霤。  又《祭法》王爲羣姓立七祀,諸侯爲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二祀,庶士庶人一祀。  又年也。 《書·伊訓》惟元祀。 《傳》取四時祭祀一訖也。 《釋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氣升,故氣巳也。  又《孝經·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將見先人也。  又叶夷益切,音亦。 《詩·小雅》以爲酒食,以享以祀。叶上翼下福,福音壁。  又叶養里切,音以。 《詩·大雅》克禋克祀,以弗無子。 《司馬相如·封禪頌》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又叶詳兹切,音祠。 《參同契》絫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見形象,夢寐感慨之。 《集韻》或作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