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哭兴悲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àn kū xīng bēi
成语注音 ㄐ一ㄢˋ ㄎㄨ ㄒ一ㄥ ㄅㄟ
成语简拼 jkxb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見哭興悲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成语典故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明 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待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连动 看见别人哭泣也引发了自己的悲伤。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待寻生替死,自古道~。”△多用于写人的同情心。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喊。~泣。~诉。~腔。啼~。长歌当~。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流行,盛行:时~。新~。 准许:不~胡闹。 或许:~许。 姓。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伤心,哀痛:~哀。~伤。~怆。~痛。~切。~惨。~凉。~愤。~凄。~恸。~吟。~壮。~观。~剧。乐极生~。 怜悯:~天悯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哭』

《廣韻》《集韻》《韻會》𠀤空谷切,音㲄。 《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 《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 《玉篇》哀之發聲。 《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悲』

《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𠀤音𤰞。 《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 《詩·豳風》女心傷悲。 《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 《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 《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又叶補皆切,擺平聲。 《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