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旋矩折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xuán jǔ shé
成语注音 ㄍㄨㄟ ㄒㄨㄢˊ ㄐㄨˇ ㄕㄜˊ
成语简拼 gxj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規鏇榘摺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成语示例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侓合节。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蔡邕《隶势》:“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


成语典故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汉 蔡邕《隶势》:“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明 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并列 形容旋转回折的和谐态势。汉·蔡邕《隶势》:“或长邪角趣,或~,修短相副,异体同势。”△褒义。用于描写协调。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 格局,范围:~模。 相劝:~尽力。~谏。~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勉。 谋划:~划。~约。

转动:~绕。~转。~舞。~梯。~律。盘~。天~地转。 回,归:凯~。 不久:~踵(喻极短的时间,如“~~即逝”)。~即。 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周~。斡~。 古同“漩”,漩涡。 姓。

打转的:~风。 临时(做):~吃~做。 用车床或刀子转着圈地削:用车床~零件。把瓜皮~下去。

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尺(曲尺)。~形(长方形)。力~(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规~。 法则,规则:循规蹈~。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幼年死亡:夭~。 弯转,屈曲: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返转,回转:~返。 损失:损兵~将。 挫辱:~磨。挫~。百~不挠。 减少:~寿(减少寿命)。~扣。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心服:~服(①信服;②说服)。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子戏。 判决:~狱。

断,绳子~了。 亏损:~本生意。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旋』

《唐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正韻》旬緣切,𠀤音璿。 《說文》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㫃从疋。疋,足也。 《註》徐鍇曰:人足隨旌旗以周旋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以與君周旋。 《註》相追逐也。  又《易·履卦》其旋元吉。 《疏》旋,反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鐘縣謂之旋。 《註》旋屬鍾柄所以縣之也。 《釋文》旋如字。李音信犬反。  又《左傳·定三年》夷射姑旋焉。 《註》旋,小便也。  又《莊子·達生篇》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 《註》旋,圓也。蓋,過也。  又與璇同。 《前漢·律歷志》佐助旋璣。  又《廣韻》辭戀切《集韻》《韻會》《正韻》隨戀切,𠀤音㳬。遶也。  又通作還。 《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釋文》還,本亦作旋。  又《韻補》叶松倫切《李尤德陽殿賦》上䗶蟠其無際兮,狀行回以周旋。開三階而參會兮,錯金銀於兩楹。

『矩』

《廣韻》俱雨切《集韻》《韻會》果羽切,𠀤音踽。正方之則也。 《爾雅·釋詁》常也。 《疏》度方有常也。 《玉篇》圓曰規,方曰矩。 《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 《前漢·律歷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 《管子·輕重已篇》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  又《爾雅·釋詁》法也。 《論語》不踰矩。 《前漢·敘傳》濞之受吳,疆土踰矩。 《註》矩,法制也。  又《增韻》儀也,廉隅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 《註》矩,謂刻識之也。  又《揚子·太𤣥經》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 《陸倕石闕銘》製模下矩。 《註》地也。  又《周𩩙算經》智出於句,句出於矩。 《註》矩,謂之表,表不移亦爲句,爲句將正,故曰句出於矩焉。  又規矩,戎名。 《汲冢周書》規矩以麟者,獸也。  又通作萭。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可規可萭。  又通作句。 《莊子·田子方》履句屨者知地形。 《說文》本作巨,从工,象手持之形。重文作榘,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 《六書正譌》巨从工,中象方形,亦會意。

『折』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𠀤音浙。拗折也。 《詩·鄭風》無折我樹𣏌。 《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又斷之也。 《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又折中也。 《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又曲也。 《禮·玉藻》折還中矩。 《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 《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又屈也。 《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又挫也。 《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 《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又止也。 《詩·大雅》予曰有禦侮。 《傳》武臣折衝曰禦侮。 《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又直指人過失也。 《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又毀也。 《易·說卦》兌爲毀折。 《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 《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又封土爲祭處曰折。 《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 《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  又《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又短折,不祿也。 《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 《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 《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 《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又葬具也。 《儀禮·旣夕》折橫覆之。 《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𨻰侯,蔡叔,盟于折。  又姓。 《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食列切,音舌。 《說文》斷也。 《廣韻》斷而猶連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 《註》折損筋骨也。 《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又《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 《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 《註》安舒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 《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 《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又《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 《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 《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 《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 《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 《註》沈重曰折。 《說文》作𣂚,从斤斷艸。籀文作𣂹,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唐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𠀤音讋。 《說文》敗也。从手習聲。  又《廣韻》摺疊也。  又《唐韻》盧合切《集韻》《韻會》《正韻》落合切,𠀤與拉同。 《史記·范睢傳》魏齊使舍人笞擊睢,折脇摺齒。 《註》摺,力荅反。謂打折其脇,而又拉折其齒也。  又《春申君傳》折頸摺頤。  又《字彙補》悉協切,音燮。 《前漢·古今人表》夷王摺懿王子。 《註》師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