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准绳


   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规矩:圆规曲尺;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准:水平仪;绳:墨线;准绳:测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jǔ zhǔn shéng
成语注音 ㄍㄨㄟ ㄐㄨˇ ㄓㄨㄣˇ ㄕㄥˊ
成语正音 “准”,不能读作“zǔn”。
成语简拼 gjz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規榘准繩
成语英文 compasses,set square,spirit level and plumb line(standards)
成语日文 規矩準繩(きくじゅんじょう)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规矩:圆规曲尺;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准:水平仪;绳:墨线;准绳:测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



成语示例


(1)要建立各种条令法规,使一切活动都有个规矩准绳作为依据。 (2)武警们立正稍息、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戴帽着装,无不符合规矩准绳,令人敬佩不已。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赞学》:“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的遗后工也。”


成语典故

比喻标准、法度。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刑名度数之诸家,源流具涉; 规矩准绳之大器,本末兼通。”●《礼记·经解》: “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 继之以规矩准绳, 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绳墨: 测定平、直的工具。规矩: 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员: 同 “圆”。孟子认为仁政是平治天下的标准和法度。即使有尧舜之道,不行仁政,也不能大治天下; 就象不用规矩准绳,不能定方圆平直一样。 并列 规,画圆或校正圆形的工具。矩,画方或校正方形的工具。准、绳,水准器和墨线,测定平、直的工具。比喻规格、法度有个标准。《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汉·王符《潜夫论·赞学》:“譬犹巧倕之为~以遗后工也。”△用于描写标准等。也作“规矩方圆”、“规矩钩绳”、“规绳矩墨”、“规绳矩木”、“规矩绳墨”、“规圆矩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 格局,范围:~模。 相劝:~尽力。~谏。~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勉。 谋划:~划。~约。

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尺(曲尺)。~形(长方形)。力~(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规~。 法则,规则:循规蹈~。

允许,许可:~许。~予。批~。 〈介〉依照,依据:~此处理。 定平直的东西:水~。~绳。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则。标~。 箭靶的中心:~的(dì)。 正确:~确。~星。瞄~。 〈副〉一定,确实:~保。~定。 鼻子:隆~(高鼻子)。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尉。~平原。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子。~索。缆~。~梯。~操。~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墨。准~。~正。~之以法。 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 赞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矩』

《廣韻》俱雨切《集韻》《韻會》果羽切,𠀤音踽。正方之則也。 《爾雅·釋詁》常也。 《疏》度方有常也。 《玉篇》圓曰規,方曰矩。 《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 《前漢·律歷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 《管子·輕重已篇》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  又《爾雅·釋詁》法也。 《論語》不踰矩。 《前漢·敘傳》濞之受吳,疆土踰矩。 《註》矩,法制也。  又《增韻》儀也,廉隅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 《註》矩,謂刻識之也。  又《揚子·太𤣥經》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 《陸倕石闕銘》製模下矩。 《註》地也。  又《周𩩙算經》智出於句,句出於矩。 《註》矩,謂之表,表不移亦爲句,爲句將正,故曰句出於矩焉。  又規矩,戎名。 《汲冢周書》規矩以麟者,獸也。  又通作萭。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可規可萭。  又通作句。 《莊子·田子方》履句屨者知地形。 《說文》本作巨,从工,象手持之形。重文作榘,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 《六書正譌》巨从工,中象方形,亦會意。

『准』

《廣韻》《集韻》𠀤俗準字。 《正字通》字林準與准同。正韻軫韻準准二字𠀤存,當卽準字重文。 《唐韻》《正韻》之允切《集韻》《韻會》主尹切,𠀤肫上聲。 《說文》平也。 《前漢·律歷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 《書·立政》準人。 《正義》準人,正法之人,謂士官。  又均也。 《禮·月令》先定準直。 《正義》謂輕重平均。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權之然後準之。 《註》謂準擊平正之也。  又平準,漢官名。武帝置平準官,籠天下鹽鐵。  又則也,倣也。 《易·繫辭》易與天地準。  又樂器,漢京房所作,以定律數。 亦作准。 《莊子·天道篇》平中準,大匠取法焉。 《字林》準與準同。  又《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𠀤音拙。 《史記·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 《註》服虔曰:準,頰權也。文穎曰:準,鼻也。  又《集韻》數軌切《正韻》式軌切,𠀤音水。亦平也。一曰車轅脊不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