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述宾 像仇敌一样看待。语本《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镜花缘》12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诸事防备,毋许入门,他又何所施其伎俩?”△贬义。用于敌对或有害者。→视民如仇 ?视如珍宝 相见恨晚。也作“视如寇仇”。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贼~。 侵略者来侵犯:~边。 姓。
《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𠀤音扣。 《說文》暴也。从攴从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 《廣韻》鈔也。 《增韻》仇也,賊也。 《易·蒙卦》不利爲寇,利禦寇。 《詩·大雅》式遏寇虐。 《書·舜典》寇賊姦宄。 《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 又《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 又《周禮》司寇,秋官,主𠛬戮理官也。 又《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 《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姓。宋有寇準。 《歐陽氏曰》俗作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