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谔:正直敢言;自负:自恃。正直敢言而自许很高。
謇谔:正直敢言;自负:自恃。正直敢言而自许很高。
《明史·夏言传》:“性警敏,善属文。及居言路,謇谔自负。”
口吃,言辞不顺利:~吃。 正直:~谔(正直敢言)。~~(a.正直之言;b.忠诚正直)。
正直的说话:謇~。忠~。~~(直言争辩的样子)。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从,由:~从。~古以来。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 遭受:~伤。~屈。 具有,享有:久~盛誉。 欠(钱):~债。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廣韻》《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音蹇。與𧬯同。 《廣雅》吃也。 《註》口吃,難於言也。 《玉篇》難也。 《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註》謇,難也。 又《廣韻》正言也。 《韻會》直言貌。 《後漢·魯丕傳》廣納謇謇,以開四聰。 又《正韻》謇諤,忠也。 《魏志·高堂隆傳》謇諤足以勵物。 又姓。見《字彙》。 又《韻會》通作蹇。 《晉書·王豹傳》王臣謇謇。 《易·蹇卦》本作蹇蹇。 又《楚辭·九歌》蹇將憺兮壽宮。 《王逸註》蹇,詞也。 又《集韻》《韻會》𠀤紀偃切,犍上聲。引揚子《方言》:吃也。互詳後𧬯字註。
『自』《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