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依靠叔父诸葛玄过活。十六岁那年叔父也去世,于是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点田产,盖了几问屋子,一面耕种,一面读书。诸葛亮在隆中住了十年。这期间他读了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著作,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他又注意研究当时的政治形势,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治见解。当时,刘备正依附荆州牧刘表。他觉得要成大事,必须有智谋的人辅佐,因此一直在物色有见识的人才。后来,他听说司马徽在襄阳很有名声,便去拜访他,并问他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司马微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大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这里的卧龙和风雏,才是这样的杰出人物。”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记住:博闻强~。 标志,记号。
事情:事~。任~。公~。特~。不识时~(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从事,致力:~工。~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虚。当~之急。 追求:好(hào )高~远。 必须,一定:~必。~须。除恶~尽。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在中国河北省)。 姓。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才智出众的人:~杰。~伟。~彦(才智杰出的人)。~爽。~造(学识造诣很深的人)。 容貌美丽:~俏。~美。~秀。~逸(俊美洒脱,不同凡俗)。英~。 古同“峻”,大。
才能出众的人:俊~。英雄豪~。 特异的,超过一般的:~作。~出人才。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𠀤音赭。 《說文》別事詞也。从白𣥐聲。𣥐,古文旅字。 《韻會》今作者。 《玉篇》語助也。 《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叶掌與切。 《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 《註》索隱曰:者,協音渚。 《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叶阻可切。 《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叶之戈切。 《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𣏔聲。𣏔,古文困字。
『俊』《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𠀤音儁。 《說文》材千人也。 《馬氏曰》智過千人曰俊。 《北史·蘇綽傳》萬人之秀曰俊。 《禮·王制》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 又《月令》孟夏命大尉贊桀俊,遂賢良。 又與儁峻𠀤通。 《書·堯典》克明俊德。 《註》俊同峻。 又同畯。 《史記·宋世家》引書洪範,俊民用章,作畯民。 又通作駿。 《史記·屈原傳》誹駿疑傑。 又與𠬍同。 《戰國策》世無東郭俊盧氏之狗。 《註》又作逡。
『杰』《唐韻》《集韻》《韻會》𠀤渠列切,音桀。 《玉篇》人名。梁四公子,其一䨲杰。 《五代史》周世宗鎭澶淵,辟魏杰爲司法㕘軍。俗借作豪傑傑字。 《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桀。 《淮南子·泰族訓》知過萬人者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豪,十人者謂之傑。 又《前漢·高祖紀》子房,蕭何,韓信三者,皆人傑也。 又《說文》傲也。 又《詩·周頌》有厭其傑。 《傳》傑,苗之先長者。 又叶其利切,音暨。 《曹植·學宮頌》於鑠尼父,生民之傑。性與天成,該聖備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