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究:详细追究;本末:缘由。详细追究事物的始末情由。
诘究:详细追究;本末:缘由。详细追究事物的始末情由。
《新唐书?戴至德传》:“至德乃诘究本末,理直者,密为奏,终不显私恩。”
《新唐书?戴至德传》:“至德乃诘究本末,理直者,密为奏,终不显私恩。”
追问:反~。盘~。~究。 谴责,问罪:~责。~让。~难(nàn)。 〔~朝(zhāo)〕早晨,亦指次日早晨。
〔~屈〕曲折。亦作“佶屈”。 〔~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推求,追查:研~。推~。讲~。追~。深~。有案必~。 极,到底:~竟( ➊ 到底,如“~~想干什么?” ➋ 结果,如“大家都想知道个~~”)。终~。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原来:~来。~领。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 碎屑:~子。碎~。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又切,音救。極也。 《易·說卦》其究爲健。 又推尋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 又謀也。 《詩·大雅》惟此四國,爰究爰度。 《註》究度,皆謀也。 《爾雅·釋詁》究,謀也。 又竟也。 《前漢·鼂錯傳》盛德不及究于天下。 《師古註》竟也。 又深也,窮盡也。 《孟子·疏解》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 《爾雅·釋言》究,窮也。 又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詩·唐風》自我人究究。 《爾雅·釋訓》究究,惡也。 《註》相憎惡也。 又《廣雅》究,窟也。 又《援神契》士之孝曰究。 又《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 《水經注》鬰水自九德浦,逕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 又南蠻別號。 《後漢·南蠻傳》日南徼外蠻𡗝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白雉。 《註》究不事人,蠻𡗝別號。 又叶音旣。 《宋玉·神女賦》茂矣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又叶車御切。 《宋玉·神女賦》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遽。迴腸傷氣,顚倒失據。
『本』《唐韻》《正韻》布忖切《集韻》《韻會》補衮切,𠀤奔上聲。 《說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 《左傳·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又《玉篇》始也。 又《廣韻》舊也,下也。 《禮·禮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 《爾雅·釋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又《左傳註》豫爲後地曰張本。 又《曲禮》韭曰豐本,菖蒲根曰昌本。 又《集韻》《類篇》𠀤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譽曰本走。 又叶方典切,音匾。 《班婕妤·擣素賦》調非常律,聲無定本。或連躍而更投,或暫舒而常斂。 《字學三正》古文本字。○按《集韻》本,古文作𡴩。下从三口。
『末』《唐韻》《集韻》莫撥切《韻會》莫曷切《正韻》莫葛切,𠀤瞞入聲。 《說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謂木杪也。 《禮·曲禮》獻杖者執。末《玉篇》端也,顚也,盡也。 《廣韻》無也,弱也,遠也。 又終也。 《書·立政》我則末惟成德之彥。 又勿也。 《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又薄也。 《左傳·昭十四年》三數叔魚之惡,不爲末減。 又四肢曰末。 《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 又商賈曰末。 《史記·秦琅邪頌》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又太末,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會稽郡。 又且末,國名。見《前漢·西域傳》。 又山名。 《山海經》末山多赤金。 又姓。 《統譜》秣陵之後改爲末氏。 又《集韻》《正韻》莫狄切,音覓。 《荀子·禮論篇》絲末。 《註》與幦同。 又叶莫結切,音蔑。 《屈原·九歌》桂櫂兮蘭枻,𣂪冰兮積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又叶沒各切,音莫。 《蘇轍·偶作詩》重門閉不開,鳴鳥相呼樂。晨暉轉簾影,微風響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