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吁之乐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 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訏,大也。” 郑玄 笺:“洵,信也。”后以“询訏之乐”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吕氏春秋·本生》“ 郑 卫 之音” 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ún yù zhī yuè
成语简拼 xyzy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 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訏,大也。” 郑玄 笺:“洵,信也。”后以“询訏之乐”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吕氏春秋·本生》“ 郑 卫 之音” 汉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问,征求意见:~问。~察。查~。质~。咨~。~事考言(查问考核言行是否相符)。

叹息:长~短叹。 叹词,表示惊疑:~,是何言欤?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天(呼天诉苦)。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笑:这事太可~了。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姓。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吁』

《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𠀤音訏。 《說文》驚也。 《玉篇》疑怪之辭也。 《廣韻》嘆也。 《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 《詩·周南》云何吁矣。  又留吁,赤狄別種。 《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又省作于。 《詩·周南》于嗟麟兮。 《召南》于嗟乎騶虞。  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休居切。與噓同。 《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又《廣韻》《集韻》𠀤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