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付洪乔


   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ù fù hóng qiáo
成语注音 ㄨˋ ㄈㄨˋ ㄏㄨㄥˊ ㄑ一ㄠˊ
成语简拼 wfhq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誤付洪喬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


成语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交,给:支~。托~。~款。~梓(把稿件交付刊印)。~讫。~出。~与。~之一笑。~诸东流。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药。

大:~水。~大。~福。~荒。~亮。 大水:山~。蓄~。分~。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付』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遇切,音傳。畀也,授也。 《孔叢子·記義篇》孔子曰:若苟付可付。則己不勞,而賢才不失矣。  又《集韻》符遇切。同祔。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 《註》付當爲祔。  又姓。 《說文》从寸持物對人。 《徐鉉曰》寸,手也。亦作仅。

『洪』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𠀤音紅。 《說文》洚水也。 《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又大也。 《書·大誥》洪惟我幼冲人。  又水名,在東郡。 《水經》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  又澤名。 《廣輿記》洪澤,在淮安府山陽縣界。  又《揚子·方言》石阻河流爲洪。 《田藝蘅煑泉小品》澤感而山不應,則怒而爲洪。 《漫叟詩話》灘石湍激其中,深僅可容舟者,謂之洪。  又射洪,縣名。 《廣輿記》潼川州有射洪縣。  又州名。 《韻會》漢豫章郡,隋置洪州。  又井名,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 《水經注》洪井飛流,懸注無底。  又山名。 《廣輿記》在福寧州城南。  又《輟耕錄》脈以浮而有力爲洪。  又姓。 《廣韻》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  又通作鴻。 《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又《集韻》古巷切,音絳。水名。義同洚水之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