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歧途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ù rù qí tú
成语注音 ㄨˋ ㄖㄨˋ ㄑ一ˊ ㄊㄨˊ
成语简拼 wrqt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誤入歧途
成语英文 go astray
成语俄文 сбиться с пути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写于深夜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成语典故

歧途:岔路,邪路。由于受迷惑而走上错误的道路。鲁迅《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也作【误入迷途】。茅盾《夜读偶记.四》:“唯理论是一种认识论……它主张通过理性来认识世界,而认为感性知识是骗人的,只能使我们对事物得到模糊的观念,因而会引人误入迷途。” 述宾 由于受到迷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不无可悯。”△用于写人的行为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途(岔道,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 不相同,不一致:~义。~视。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入』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 《說文》內也。 《玉篇》進也。 《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 《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 《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定六年》於越入吳。 《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 《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歧』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𠀤音祁。 《集韻》同跂。足多指也。或作枝。  又歧路也。 《顏延之·赭白馬賦》臨歧矩步。 《註》歧,歧路也。《爾雅》曰:二達謂之歧。 《後漢·張堪傳》麥穗兩歧。 《註》一莖兩穂,如歧路之二達。  又歧歧,飛行貌。 《潘岳·笙賦》翾翾歧歧。 通作岐。  又《玉篇》古文𨙸字。註詳邑部四畫。 《集韻》同岐。互詳山部岐字註。 《前漢·郊祀志》太王建國於𨙸梁。  又《五音集韻》章移切,音支。邑名。在義陽。

『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 《玉篇》路也。 《廣韻》道也。  又通作涂、塗。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 《論語》遇諸塗。  又叶徒故切,音度。 《張衡·思𤣥賦》雲師𩅾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