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浪笑傲


   形容戏谑笑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uè làng xiào ào
成语注音 ㄒㄩㄝˋ ㄌㄤˋ ㄒ一ㄠˋ ㄠˋ
成语简拼 xlxa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謔浪笑傲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戏谑笑闹。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钱钟书《围城》:“今天是几个熟人吃便饭,并且有女人,他当然谑浪笑傲,另有适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 邶风 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成语典故

戏言放浪,调笑不恭。《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敖:通“傲”,倨慢。钱钟书《围城》七:“今天是几个熟人吃便饭,并且有女人,他当然谑浪笑傲,另有适应。” 见“谑浪笑敖”。朱光潜《艺文杂谈·诗的隐与显》:“滑稽者见到事物的乖讹,只一味持儿戏态度,~以取采。”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自高自大:骄~。~岸(形容性格高傲)。~骨。~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视。高~。孤~。 藐视,不屈:~然。~霜斗雪。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浪』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𠀤音郞。滄浪,水名。 《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又康浪,水名。 《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又浪浪,流貌。 《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又聊浪,放蕩貌。 《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又浶浪,驚擾貌。 《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又博浪,地名。 《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又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𠀤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又鼓也。 《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又謔浪,不敬也。 《詩·邶風》謔浪笑傲。 《註》浪,意萌也。  又井名。 《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又姓。晉浪逢。  又《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 《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

『笑』

《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肖。 《廣韻》欣也,喜也。 《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又嗤也,哂也。 《易·萃卦》一握爲笑。 《詩·邶風》顧我則笑。 《毛傳》侮之也。 《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 《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 《註》小笑貌。  又獸名。 《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又《韻補》思邀切。 《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 《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 《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又入宥韻,音秀。 《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 或作咲。 《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 亦省作关。 《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集韻》笑古作咲。註詳竹部四畫。或省作𠇄。

『傲』

《唐韻》五到切《集韻》牛到切《韻會》疑到切《正韻》魚到切,𠀤敖去聲。慢也,倨也。 《書·益稷》無若丹朱傲。 《禮·曲禮》傲不可長。  又《荀子·勸學篇》不問而告謂之傲。 本作傲。或借奡,慠通。傲字原刻从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