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而虐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uè ér nüè
成语注音 ㄒㄩㄝˋ ㄦˊ ㄋㄩㄝˋ
成语简拼 xen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3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成语示例


说话,也算善于劝谏的了,无奈李纯生长山水之间,久执樵渔之业,~。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一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嘲之曰:‘嵩不知,巴不管,胡涂堂官填不满……’可谓谑而虐矣。”


成语典故

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当其时,内府之权皆归堂郎中,各堂端拱无为而已。有嘲之曰:‘嵩不知,巴不管,胡涂堂官填不满……’可谓谑而虐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残暴:暴~。~待。~政(暴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而』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𩑔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虐』

《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𠀤音瘧。 《增韻》苛也。 《書·湯誥》以敷虐于爾萬方百姓。  又災也。 《書·盤庚》殷降大虐。 《傳》我殷家于天降大災。  又《說文》殘也。 《左傳·襄十八年》陵虐神主。 《註》數伐魯,殘民人。  又《韻補》宜照切,叶去聲。 《毛詩》匪用爲敎,覆用爲虐。借曰未知,亦聿旣髦。  又宜戟切,音逆。 《史記·敘傳》子羽暴虐,漢行功德。 《類篇》本作𧆩,亦作䖈、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