谠论侃侃


   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ǎng lùn kǎn kǎn
成语注音 ㄉㄤˇ ㄌㄨㄣˋ ㄎㄢˇ ㄎㄢˇ
成语简拼 dlkk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讜論侃侃
成语组合  ABCC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往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成语典故

谠论: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宋.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在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主谓 谠论,正直的言论。理直气壮,敢于直言。宋·苏舜钦《祭子京文》:“往在谏列,~;屡触权要,卒就贬窜。”△多用于言论方面。→侃侃而谈 谠言嘉论 谠言直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正直的(言论):~议。~论。~言。~辞。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而谈”。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侃』

《唐韻》《韻會》《正韻》空旱切《集韻》可旱切,𠀤看上聲。剛直也。 《論語》侃侃如也。  又《正韻》袪幹切,音看。義同。

『侃』

《唐韻》《韻會》《正韻》空旱切《集韻》可旱切,𠀤看上聲。剛直也。 《論語》侃侃如也。  又《正韻》袪幹切,音看。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