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满座


   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iāo chán mǎn zuò
成语注音 ㄉ一ㄠ ㄔㄢˊ ㄇㄢˇ ㄗㄨㄛˋ
成语简拼 dcmz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貂蟬滿座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成语典故

主谓 貂、蝉,均指古代武官的冠饰。形容官爵多而滥。《晋书·赵王伦传》:“伦诸党皆登卿相,并列大封,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座,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用于官员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姓。

坐位:入~。茶~。~谈。宝~。在~。~右铭。 托着器物的东西。底~儿。 星空的区域,一群星:星~。天琴~。 量词,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貂』

《廣韻》都聊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雕。 《說文》䑕屬,大而黃黑。 《後漢·輿服志》武冠,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註》應劭曰:貂內勁悍而外溫潤。徐廣曰:貂,紫蔚采潤,而毛采不彰灼,北方寒涼,本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遂爲首飾。 《唐書·回鶻傳》服貴貂豽,內貂䑕靑䑕爲賦。  又姓。 《戰國策》貂勃。 《註》齊人。  又《史記·貨殖傳》狐鼦裘千皮。 《爾雅翼》貂實䑕類,故字亦作鼦。 《正字通》俗省作𪔹,非。

『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臥切,音坐。 《玉篇》牀座也。 《集韻》坐具。 《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  又《韻會》通作坐。 《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 《註》法坐,王聽朝處。 《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