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风亮节


   犹言高风亮节。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ēn fēng liàng jié
成语注音 ㄓㄣ ㄈㄥ ㄌ一ㄤˋ ㄐ一ㄝˊ
成语简拼 zfl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貞風亮節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高风亮节。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他的贞风亮节值得我们学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高明远德,系轨于时;贞风亮节,流声累叶。”


成语典故

犹高风亮节。南朝 宋 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高明远德,系轨于时;贞风亮节,流声累叶。” 见“高风亮节”。语出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高明远德,系轨于时;贞风亮节,流声累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坚定,有节操:忠~不渝。坚~不屈。~节。~士(忠贞之士)。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烈。~操(同“贞节”)。~淑。 占,卜,问卦:~卜。 古同“桢”,桢干(gàn)。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明,有光:天~了,敞~。明~。豁~。~光。~度。 光线:屋子里一点~儿也没有。 明摆出来,显露,显示:~相。 明朗,清楚:心里~了。 声音响:洪~。响~。 使声音响:~开嗓子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亮』

《廣韻》《集韻》力讓切《韻會》《正韻》力仗切,𠀤音量。與諒同。信也。 《孟子》君子不亮,惡乎執。 《古詩十九首》君亮執高節,賤妾亦奚爲。  又明也。  又姓。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 《書·說命》亮隂,卽梁闇。 《正字通》亮下从儿。改作几,非。亮原字作亠口冖。儿r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