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笈担簦


   笈:书箱;簦:古代有柄的笠类的伞。背着书箱,扛着伞奔走求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ù jí dān dēng
成语注音 ㄈㄨˋ ㄐ一ˊ ㄉㄢ ㄉㄥ
成语简拼 fjd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負笈擔簦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笈:书箱;簦:古代有柄的笠类的伞。背着书箱,扛着伞奔走求学。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栉风沐露。”


成语典故

笈:书箱。簦:古代有柄的笠,形似伞。背着书箱,扛着有柄的笠,奔走求学。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立馆启》:“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栉风沐露。” 并列 簦,古代有柄的笠,形状像伞。背着书箱,扛着有柄的笠,奔走求学。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立馆启》:“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栉风沐露。”△多用于求学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 遭受:~伤。~屈。 具有,享有:久~盛誉。 欠(钱):~债。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书箱:负~从师。

同“掸”。

古代有柄的笠,像现在的雨伞。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笈』

《廣韻》巨業切《集韻》極業切,𠀤音跲。負書箱也。 《史記·蘇秦傳》負笈從師。  又《廣韻》其立切《集韻》極入切《正韻》忌立切,𠀤音及。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極曄切,音极。義同。  又《廣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𠀤音挿。義同。  又《正字通》梵音讀若竭,義亦同。

『担』

《唐韻》多旱切《集韻》黨旱切,𠀤音亶。與笡同。 《玉篇》拂也。 《博雅》擊也。  又《集韻》丘傑切,音朅。與揭通。舉也。 《楚辭·遠遊》意恣睢以担撟。 《朱子註》担撟,軒舉也。 《唐韻》《集韻》《韻會》都甘切《正韻》都藍切,𠀤膽平聲。與儋同。背曰負,肩曰擔。 《釋名》擔,任也,任力所勝也。 《易·繫辭負且乗疏》負者,擔負於物也。 《戰國策》蘇秦嬴縢履蹻,負書擔囊。  又左擔,地名。 《任豫益州記》隂平縣北有左擔道,於成都爲西,自北來者,擔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  又武擔,山名。在成都西北。 《蜀志·先主傳註》蜀王妻物故,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高七丈,號曰武擔也。  又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濫切。謂所負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註》丁暫反。  又《集韻》時豔切,音贍。假也。 《禮·喪服四制》杖者,何也,爵也。或曰擔主。 《儀禮·喪服》無爵而杖者何,擔主也。 《註》假之以杖,尊其爲主也。  又以贍切,音豔。義同。

『簦』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騰切,音登。 《說文》笠蓋也。 《史記·平原君傳》虞卿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 《註》簦,長柄笠。 《急就篇註》簦、笠,皆所以禦雨。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 《古逸詩·越謠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  又《篇海》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