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墨:贪冒,贪图财利。贪图财利,败坏法度。
贪墨:贪冒,贪图财利。贪图财利,败坏法度。
《宋史·景素·王信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
贪图财利,败坏法度。《宋史.景泰王信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 并列 贪污受贿,败坏法度。《宋史·景素王信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幸容于时。”△贬义。指贪图财利,无视法律之人。
求多,不知足:~玩。~杯(过分好喝酒)。~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恋(十分留恋)。~心。~图。~财。~求。~权。~欲。~得无厌。~赃枉法。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 贪污:贪~。~吏。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 姓。 古同“默”,缄默。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 毁坏:~坏。~露。 解除,消散:~火。~毒。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能容受的量:气~。 考虑,打算:置之~外。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 量词,次:一~。再~。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 姓。
计算,推测:忖~。揣~。审时~势。~德量力。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𠀤音默。 《說文》書墨也。 《西京雜記》漢尚書令,僕承郞,月給隃糜墨。魏晉閒以黍燒烟,和松煤爲之。唐初高麗歲貢松烟墨。宋熙寧閒,張遇供御墨,始用油烟入麝,謂之龍劑。 《李堅墨評》古有李廷珪墨爲第一,張遇墨次之,兗州𨻰朗墨又次之。 又《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 《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又度名。 《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 《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又五𠛬之一,鑿其額,涅以墨書。 《書·伊訓》臣下不匡其𠛬墨。 又哀容。 《孟子》歠粥面深墨。 又氣色下也。 《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又闇昧也。 《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又墨灰。 《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又與默通。 《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 《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又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又地名。卽墨,故齊地。 《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又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 《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 《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又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𠀤見《前漢·西域傳》。 又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 《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又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又《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又軟弱貌。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𠀤曰墨。
『度』《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 《正韻》獨故切,𠀤音渡。 《說文》法制也。从又,𢉙省聲。 《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 《書·舜典》同律度量衡。 《傳》度,丈尺也。 《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 《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 《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 《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 《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 《註》度,殳也。 《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 《易·節卦》節以制度。 《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 《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 《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 《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 《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 《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 《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 《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 《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 《爾雅·釋詁》謀也。 《詩·小雅》周爰咨度。 《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 《詩·大雅》度之薨薨。 《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 《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