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无厌


   同“贪得无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ān lán wú yàn
成语注音 ㄊㄢ ㄌㄢˊ ㄨˊ 一ㄢˋ
成语简拼 tlw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貪惏無厭
成语英文 Avarice is never satisfied.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贪得无厌”。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曹禺《悲剧的精神》:“他的贪婪无厌的属下也看出他有不可测的野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苏轼《梁工说》:“治其诀,更增益剂量,其贪婪无厌。”


成语典故

同“贪得无厌”。宋苏轼《梁工说》:“工日治其诀,更增益剂量,其贪婪无厌。” 述补 贪心,永远不满足。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餍,忿类无期。”李良杰《天竺梦》:“我见得太多了,他们拥兵害民,~,吸大烟,狎女色,政界和军界的大人先生们朝朝花酒,夜夜笙歌,有哪个把国家和老百姓放在心上!”△贬义。指人的欲望没有止境,永不满足。→得陇望蜀巴蛇吞象 欲壑难填 ?一介不取 鼹腹易盈。也作“贪得无厌”、“贪婪无餍”、“贪猥无厌”、“贪欲无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求多,不知足:~玩。~杯(过分好喝酒)。~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恋(十分留恋)。~心。~图。~财。~求。~权。~欲。~得无厌。~赃枉法。

贪爱财物:贪~。~酣。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盧含切,音嵐。 《說文》貪也。 《杜林》卜者黨相詐驗爲婪。 《韓愈·順宗實錄》韋執誼,性貪婪詭賊。  又《集韻》盧感切,音窞,義同。一曰不謹也。

『无』

《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