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骄人


   身处贫贱,但很自豪。指贫贱的人蔑视权贵。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ín jiàn jiāo rén
成语注音 ㄆ一ㄣˊ ㄐ一ㄢˋ ㄐ一ㄠ ㄖㄣˊ
成语简拼 pjjr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貧賤驕人
成语英文 be proud of being poor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身处贫贱,但很自豪。指贫贱的人蔑视权贵。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还有一班不长进的,并没有人赏识过他,也学着他去瞎狂,说什么“贫贱骄人”。(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二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成语典故

指田子方对魏公子子击说:贫贱者傲慢对待富贵显达的人,比喻脱俗清高。后以此典比喻对富贵显达者的鄙视。田子方,战国时人,学于孔子弟子子贡,与子夏、段干木同为魏文侯所优待礼遇。魏文侯十七年(前429年),魏文侯的太子,子击在朝歌(今河南淇县)道路上遇见魏文侯的师傅田子方,退车让路,下车拜见他。田子方不还礼。魏公子子击便问道:“富贵之人待人傲慢呢?还是贫贱之人待人傲慢呢?”田子方说:“本来是贫贱之人待人傲慢罢了。诸侯待人傲慢就会丧失国家,大夫待人傲慢就会丧失封邑。贫贱的人,行动不合国君要求,建议不被国君采纳,就离开他前往楚、越等远方别国,象脱掉鞋子一样,怎么可以同等看待呢?”魏公子子击不高兴地离开了。 【出典】: 《史记》卷44《魏世家》1838页:“子击(魏文侯太子,后继位为魏武侯)逢文侯(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建立者)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yè业,下车进见)。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xǐ喜,鞋)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yì译,高兴)而去。” 【例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15:“寒士不贫贱骄人,则崖岸不立,益为人所贱矣。”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2回:“还有一班不长进的,并没有人赏识过他,也学着他去瞎狂,说什么‘贫贱骄人’。” 主谓 指虽然贫贱也对富贵权势持轻蔑鄙视态度。语本《史记·魏世家》:“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明·吴从先《小窗自纪杂著》:“~,傲骨生成难改;英雄欺世,浪语必多不经。”△褒义。多用于表现人格方面。→不卑不亢 ?富贵骄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 缺乏,不足:~乏。~血。~瘠。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僧道谦称:~道。~僧。

价钱低,与“贵”相对:~卖。~价。 旧时指地位卑下:~民。贫~。卑~。微~。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姓。~躯。~内(妻子)。 骂人的话:~人。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犯~。 轻视:“常人贵远~近,向声背实”。

马壮健。 自满,自高自大,不服从:~傲。~气。~恣。~横(hèng )。~矜。~纵。 猛烈:~阳。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