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壮贱老


   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ì zhuàng jiàn lǎo
成语注音 ㄍㄨㄟˋ ㄓㄨㄤˋ ㄐ一ㄢˋ ㄌㄠˇ
成语简拼 gzjl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貴壯賤老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



成语示例


《新唐书·北狄传》:“性忍悍,善射猎,无忧戚,贵壮贱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匈奴列传》: “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成语典故

谓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贱视年老体弱者。语出《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新唐书.北狄传.黑水靺鞨》:“性忍悍,善射猎,无忧戚,贵壮贱老。”亦作“贵少贱老”、“贵壮贱弱”。《三国志.魏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乌恒、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裴松之注引晋 王沈《魏书》:“乌丸者,东胡也……贵少贱老,其性悍骜。”《新唐书.吐蕃传上》:“贵壮贱弱,母拜子,子倨父,出入前少而后老。”清 孙枝蔚《老屋》诗:“贵少贱老,人情足睹,我发皤然,听之心怒。” 并列 重视年轻力壮者,忽视或摒弃年老体弱者。语出《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新唐书·北狄传·黑水靺鞨》:“性忍悍,善射猎,无忧戚,~。”△贬义。用于描写丑陋现象。也作“贵少贱老”、“贵壮贱弱”。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 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 )。珍~。尊~。民为~。 值得看重,重视:可~。 指中国贵州省:云~高原。 姓。

大,有力,强盛:强~。~士。~心。~烈。~美。兵强马~。 增加勇气和力量:~胆。~行(xíng )。以~声势。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族。~锦。~歌。

价钱低,与“贵”相对:~卖。~价。 旧时指地位卑下:~民。贫~。卑~。微~。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姓。~躯。~内(妻子)。 骂人的话:~人。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犯~。 轻视:“常人贵远~近,向声背实”。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 极,很:~早。~羞成怒。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 晚年:~年。~境。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是,经常:~是生病。 原来的:~地方。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死的讳称:~了。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老』

《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𠀤音栳。 《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 《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 《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 《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又《詩·鄭風》與子偕老。 《疏》沒身不衰也。 《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又《儀禮·聘禮》授老幣。 《註》老賔之臣。 《疏》大夫家臣稱老。  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 《註》卿老亦卿也。  又《禮·王制》天子之老。 《註》老謂上公。  又《禮·禮運》三老在學。 《註》乞言,則受之三老。 《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 《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又《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 《註》老,致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又姓。 《廣韻》宋有老佐。  又《韻補》叶朗口切。 《釋名》老,朽也。 《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又《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 《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